PMP 学习笔记(六)

发布时间 2023-07-17 10:45:21作者: dysjwang

07.07 星期五
排列优先级是产品负责人(PO)的职责,如果处于高优先级的需求项过多,让PO进一步澄清高优先级中的哪些最优先,且根据产品路线图和发布计划确定优先级
产品与市场上采用的新技术不兼容,是一个严重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评估影响,然后看产品路线需不需要调整来满足市场情况
敏捷项目中验收不通过的问题,如何避免?没有满足法定的质量标准,应首先定义符合法规要求的DOD
团队缺乏内驱力,可以通过激励或团队建设来提升
团队成员冲突问题,要面对,当面解决最好
敏捷项目的范围是开放的,不需要一开始就严格定义
敏捷项目,新法规导致产品变化,不需要走变更流程来修改范围,只需要产品负责人将变化更新到待办事项列表中即可
如何进行内部知识转移?召开共享知识会议或创建共享知识库都可以
敏捷项目有一个专业的估算技术:计划扑克牌,让团队成员一起参与,得出可靠的估算
项目带来的好处如何向干系人传达?项目效益管理计划


07.09 星期日
十大知识领域的关系概要:先是范围管理,到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再到资源管理(对内)和采购管理(对外),再到沟通管理,整个在一起就叫整合管理
在项目中,如果项目目标与既定的组织战略存在冲突,项目经理有责任尽早记录并确认冲突
项目的成功标准:达到或超过客户或权益方的认可
事业环境因素是项目团队不能控制的,将对项目产生影响、限制或指令作用的各种条件
服务型领导:处处为他人着想;关注他人的成长、学习、发展、自主性和福祉;关注人际关系、团体与合作;服务优先于领导
变更控制委员会(CCB)组成:项目发起人、项目经理、客户、其他主要相关方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的顺序:1.提交变更请求;2.分析影响;3.提交CCB审批;4.记录并通知相关方
罗伯特议事规则:会前筹备(会议论证、会议目的、会议议程、会议场所),会间管理(时间控制、主题控制、秩序控制、总结成果),会后收尾(会议纪要、会议传达、文件存档)
项目范围的衡量依据——项目管理计划
产品范围的衡量依据——产品需求
需求跟踪矩阵(RTM):把产品需求从其来源连接到能满足需求的可交付成果的一种表格;确保每项需求在项目结束时都能交付;为产品范围变更提供了框架
创建WBS,按照项目生命周期分解WBS
范围基准=项目范围说明书+WBS+相应的WBS词典
所有的变更请求,都要通过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进行处理
如遇范围蔓延,必须补变更流程
创建WBS后,下一步就是把它变成一个个活动
员工激励:灵活运用拖延症和帕金森定律
资源平衡的情况:1.特定时间可用;2.资源数量有限;3.资源被过度分配
资源平滑:不能延期
进度压缩的方法:
赶工:增加资源,特点是高成本
快速跟进:资源不变,特点是高风险
项目进度计划:
高层汇报用里程碑;
团队汇报用甘特图;
项目经理的核心技能:识别干系人、收集需求
做预算的目的是要把花的钱和时间明确挂钩,便于高层决策,让现金流刚好够用,不能断,也不能浪费
成本基准不包括任何管理储备
项目钱不够了项目经理一般可动用应急储备
质量管理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理念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对质量的衡量许多时候因人而异
质量与等级是两个概念
“确保”、“防止”、“避免”,要么选质量管理计划,要么选管理质量
成本效益分析——达到质量要求的主要效益包括:减少返工、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提升相关方满意度、提升赢利能力。对每个质量活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就是要比较其可能成本与预期收益。
所有的管理方法应该是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形式上的,PMP考题尽量不选专家,企业内部解决自己的问题
管理质量:过程分析、根本原因分析(针对引起偏差、缺陷或风险的……)
因果图/鱼骨图:针对问题找原因
直方图:项目中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解决所有问题,解决主要问题
任何你所鼓励的行为,都会受到强化
一旦发现成员的能力与职责不匹配,优先安排培训
团队章程的目的是达成共识
团队内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找资源管理计划
涉及资源问题(比如来不了),都可以找职能经理协调/谈判
在虚拟团队的环境中,沟通规划变得日益重要
团队建设:对于虚拟团队,更要加强团队建设活动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每个人都有这几个层次的需求)
激励因素:最差的是没有满意;保健因素:最好的是没有不满意
冲突管理的解决步骤:
1.首先由项目团队成员负责解决
2.冲突升级,项目经理提供协助,私下处理
3.如果破坏性冲突继续存在,则可使用正式程序,如采取惩戒措施
情商:情绪管理+人际沟通(正确认知)
PMP中的沟通指的是信息的传递
反馈是沟通的质量的保证
沟通问题先检查沟通计划
项目的瓶颈往往在沟通,沟通的障碍会造成项目成功的障碍
PREP模型:沟通模式


07.10 星期一
收入和努力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要盲目努力,收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关,要持续创造价值
如果不能衡量,就无法管理
遇到有用的文字,先背,不背怎么去理解呢?
进度相关的问题:
先判断时间不够还是资源不够;
时间不够可以选择:进度压缩、赶工、快速跟进
首选赶工,PMI认为赶工更合理
大多不上升到变更的高度,除非进度基准发生变化,此时必须走变更流程


07.13 星期四
当客户或发起人对项目质量担心、不放心时,制定或出示质量管理计划
检查可交付成果、部件;修复科交付成果、部件的缺陷;这两个选控制质量
质量变更,都按范围变更来处理
控制质量和质量保证的区别:
质量控制=检查+修复
质量保证=预防+审计
如果出现了可交付成果,无论是检查还是修复都属于质量控制,但如果批量可交付成果有缺陷,就上升到质量保证的高度
有问题要面对,包括冲突、矛盾、负面情绪,不管是团队成员问题还是干系人问题,要与当事人会面开会了解原因,不能选“分别开会”“所有成员一起开会”
需要和职能经理谈判/协商的情景
获取资源和资源不足时
资源超负荷影响项目进度
职能经理抽调项目成员
资源之间意见分歧或冲突
资源使用的顺序
原来的资源(尽量不换,能力不够培训;想辞职则挽留)
找职能经理协商公司内部资源
聘请外部资源
团队成员之间分摊多出来的工作
注意:不选加班
团队成员离职或请假
首选:更新资源日历、更新项目资源管理计划
也可视为风险识别,选:更新风险登记册、分析影响、制定应对措施
按照风险发生:更新问题日志、查看风险登记册应对措施、实施应对措施
当成风险处理的居多
团队章程可以指导:
解决冲突、预防冲突
召开会议
制定决策
当地传统介入导致项目进度延误,如何避免?项目经理应创建资源日历
防止团队成员工作重叠的选项
责任分配矩阵
每日站会
需要培训团队成员的三个情景:
能力不够
不懂公司的规矩
有错误概念
沟通管理的本质就是项目经理收集和发布项目绩效信息、绩效数据,以满足相关方的信息需求
需要达成一致意见的沟通,要使用交互式沟通:
批准项目章程
批准项目管理计划
批准变更签订合同
分配任务
解决冲突
解决需求意见不一致


07.15 星期六
之前是别的问题再次发生,或者没有使用问题日志,或者没有记录经验教训,或者一开始就没有解决,那么需要在问题出现后制定一份行动计划,以确保问题不再发生
商业论证是一项经济可行性研究,用于了解项目的业务需求,并确定投资是否值得
如果是个高风险的项目,并且结果是未知的,那么需要先进新可行性研究,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
在弱矩阵组织中,项目协调员的权力较小
标准分数与权重相乘,再相加,总分最高者在项目组合中最有可能被推进
在确定干系人的过程中,企业环境因素包括:公司文化、组织结构、政府或行业标准、全球趋势、资源和设施的地理位置等
组织过程资产:经验教训和历史资料库、现有政策程序和指导方针、过去类似项目的干系人登记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