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第八次博客

发布时间 2023-11-28 13:59:10作者: 沐子寿

  这次博客主要还是讲存储管理,将前面没有讲清楚的地方和后面没讲的一起讲完了。

  补充内容告诉了我们硬盘机和一些其他的dev表达式,如:IDE硬盘机为/dev/hd[a-d],SCSI/SATA/U盘硬盘机为/dev/sd[a-p],控制台为/dev/console,内存/dev/random。

  随后就讲到创建系统文件 ,在终端输入mkfs后连按两次tab键就可以查看所有文件系统类型,查看完文件类型我们可以通过文件类型(ext4、xfs)去格式化主分区(命令:mkfs.ext4 /dev/sdb1)。

  接着讲挂载分区,先创建两个目录然后分别将两个目录挂载到两个分区上,命令mount /dev/sdb1 /data01        mount /dev/sdb2 /data02,可以使用”df -h"命令查看文件系统挂载点。在使用mount命令挂载是临时性的,重启系统就无了,需再次挂载,可以通过修改/etc/fstab配置文件,首先创建两个目录作为设备挂载点,使用blkid命令查看设备的UUID,找到需要挂载的分区的UUID,将其复制到/etc/fstab配置文件中,用Vim编译器(vim /etc/fstab)完成,重新启动系统就可以读取新挂载的设备了,使用“mount -a”命令可以读取/etc/fstab文件并挂载设备,通过df命令查看已挂载设备信息,添加“T”参数可显示设备文件的类型,添加“h”参数可显示设备大小,完成以上操作就可以通过挂载点存储数据。

  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本要讲第八章的开头逻辑卷概念的,许多同学没有完成上述的一些操作,所以停下来让我们慢慢研究完成上面的内容和自己理解上述的内容。我感觉上课时候我也没有太听明白,现在完成博客温习一遍算是看懂了许多,也理解其中的意思了。主要是太多硬盘了没有按照老师讲的硬盘来完成上课演示,所以上课上着就卡顿一下,就赶不上老师的步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