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生产排程

发布时间 2023-08-02 14:31:39作者: 宁静致远.

导读:模具生产除了保证总装的交期外,只有综合考虑以下这些因素,才能编排出一个合理而又可执行的生产计划。

一、研究的内容

 

1.如何快速制作合理的机台排程计划?

 

2.如何在大量的机台设备中选择合适的设备生产?

 

3.如何减少成型机上的切换时间(包括换模、调试等的时间)?

 

4.如何优化生产顺序,减少清洗时间?

 

5.如何优化注塑件的库存和呆料(现场和场地的限制)?

 

6.如何事先掌握人员、设备产能?

 

二、研究的对象

 

1、物料需求,考虑要点:

 

总装下发给注塑分厂是组件和零件的计划。涉及的工序包括注塑、二次处理(丝印、烫金、喷涂等)、组装装配。而且各工序尽量要求在机床边(同一加工地点)自动化连续生产。因此严则上要求合并需求生产,同步展开物料BOM,产生物料需求(自制的需求、各配套厂、采购中心)。

 

我们主要研究注塑件(即注塑工序)的排产,最终转换得到以下需求

 

1、注塑件(白件)的需求明细。

 

2、模具工装的需求明细。

 

3、机床吨位的需求明细。

 

评估点

 

1、模具能力是否足够,是否需要错峰排产等。

 

2、机床能力是否足够,是否发外协加工等。

 

2、注塑模具,考虑要点:

 

(1)模具的适宜性,如适用机台、大小、计量等,如何选择适宜机台;

 

(2)模具的准确性,模具的位置和状态以及其他重要信息是否准确;

 

(3)模具的重复性,模具是否有备模,备模与原模差异如何;

 

(4)模具的重用性,模具换商标或动静模,又可以生产其他产品;

 

(6)模具的多产品性,同一副模具生产几个产品而且每个产品的型腔数很可能不同;

 

(7)模具的可用性,模具是否发外,已安排试模,正在修模或已经有其他生产任务等;

 

(8)模具的充分性,模具产能是否能到达需求(有没有必要开备模);

 

(9)模具的忍耐性,模具已到达或超过寿命,经常发生异常影响生产(要不要开新模)。

 

3、注塑机床,考虑要点:

 

(1)机台的适宜性,机台是否适合产品的生产,模具的安装,资源的浪费;

 

(2)机台的特殊性,是否考虑使用有机械手、高光机、双色机生产;

 

(3)机台的可用性,机台以及其配套辅助设备是否发生异常或已经有其他生产任务等;

 

(4)机台的使用平衡性,平衡各个注塑车间(精密车间、502车间、503车间)的生产任务;

 

(5)机台的独占性,某些产品是否只有在特定机台才能生产;

 

(6)机台的历史性,机台是否已经生产过某些产品(成型工艺现成,可以节省调机时间);

 

(7)机台的充分性,随着产品种类增加某些吨位的机台是否充足。

 

4、日历,考虑要点:

 

(1)生产期间是否有节假日,车间换班等情况;

 

(2)排产当日还有哪些任务仍未完成,何时完成;

 

(3)排产完成之后,在排程期间有缺料情况,如何处理(调整组装计划、发外等);

 

5、其他事项,考虑要点:

 

(1)无物料编码的产品如何排产;

 

(2)试模试料任务怎么和正常生产订单同时进行排产;

 

6、排产结束后在执行过程,考虑要点

 

(1) 如何将排产任务及时全面的传达到车间;

 

(2) 如何插单并且快速传达任务;

 

(3) 生产订单的删除和修改如何及时全面的传达到车间;

 

(4) 如何启动一个订单;

 

(5) 如何结束一个订单;

 

(6) 如何了解一个订单的进度;

 

(7) 如何了解订单的信息,入库信息,上模信息,加料信息,完工信息;

 

(8) 如何了解所有订单的信息,包括未启动,正加工,已完工的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