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哨兵和集群

发布时间 2023-04-03 13:56:30作者: twistfate123

 

一、redis哨兵

主从切换技术的方法是:当服务器宕机后,需要手动一台从机切换为主机,这需要人工干预,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会造成一段时间内服务不可用。为了解决主从复制的缺点,就有了哨兵机制。

 

哨兵的核心功能:在主从复制的基础上,哨兵引入了主节点的自动故障转移。

 

1、哨兵模式原理:
哨兵(sentinel):是一个分布式系统,用于对主从结构中的每台服务器进行监控,当出现故障时通过投票机制选择新的 Master并将所有slave连接到新的 Master。所以整个运行哨兵的集群的数量不得少于3个节点。

 


2、哨兵模式的作用:
●监控:哨兵会不断地检查主节点和从节点是否运作正常。

 

●自动故障转移:当主节点不能正常工作时,哨兵会开始自动故障转移操作,它会将失效主节点的其中一个从节点升级为新的主节点,并让其它从节点改为复制新的主节点。

 

●通知(提醒):哨兵可以将故障转移的结果发送给客户端。

 


哨兵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哨兵节点和数据节点:
●哨兵节点:哨兵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哨兵节点组成,哨兵节点是特殊的redis节点,不存储数据。
●数据节点:主节点和从节点都是数据节点。

 


3、故障转移机制:
①由哨兵节点定期监控发现主节点是否出现了故障
每个哨兵节点每隔1秒会向主节点、从节点及其它哨兵节点发送一次ping命令做一次心跳检测。如果主节点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不回复或者是回复一个错误消息,那么这个哨兵就会认为这个主节点主观下线了(单方面的)。当超过半数哨兵节点认为该主节点主观下线了,这样就客观下线了。

 

②当主节点出现故障,此时哨兵节点会通过Raft算法(选举算法)实现选举机制共同选举出一个哨兵节点为leader,来负责处理主节点的故障转移和通知。所以整个运行哨兵的集群的数量不得少于3个节点。

 

③由leader哨兵节点执行故障转移,过程如下:
●将某一个从节点升级为新的主节点,让其它从节点指向新的主节点;
●若原主节点恢复也变成从节点,并指向新的主节点;
●通知客户端主节点已经更换。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客观下线是主节点才有的概念;如果从节点和哨兵节点发生故障,被哨兵主观下线后,不会再有后续的客观下线和故障转移操作。

 


4、主节点的选举:
①过滤掉不健康的(已下线的),没有回复哨兵 ping 响应的从节点。
②选择配置文件中从节点优先级配置最高的。(replica-priority,默认值为100)
③选择复制偏移量最大,也就是复制最完整的从节点。

 


哨兵的启动依赖于主从模式,所以须把主从模式安装好的情况下再去做哨兵模式

 

 

二、redis哨兵搭建环境

Master节点:192.168.10.10

Slave1节点:192.168.10.11

Slave2节点:192.168.10.12

 

1、设置主节点

vim /opt/redis-5.0.7/sentinel.conf

工具-所有会话

17行,关闭保护模式

21行,Redis哨兵默认的监听端口

 

36行,指定日志存放路径

 

65行,指定数据库存放路径

 

84行,修改 指定该哨兵节点监控192.168.10.22:6379这个主节点

 

 

redis-sentinel sentinel.conf &

lsof -i:26379

2、主节点做完在做从

redis-cli -p 26379 info Sentinel

 

 

验证结果

tail-f/var/log/sentinel.log

 

 

 

三、redis集群

 

集群,即Redis Cluster,是Redis 3.0开始引入的分布式存储方案。

 

集群由多个节点(Node)组成,Redis的数据分布在这些节点中。集群中的节点分为主节点和从节点:只有主节点负责读写请求和集群信息的维护;从节点只进行主节点数据和状态信息的复制。

 


1、集群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两点:
(1)数据分区:数据分区(或称数据分片)是集群最核心的功能。
集群将数据分散到多个节点,一方面突破了Redis单机内存大小的限制,存储容量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每个主节点都可以对外提供读服务和写服务,大大提高了集群的响应能力。
Redis单机内存大小受限问题,在介绍持久化和主从复制时都有提及;例如,如果单机内存太大,bgsave和bgrewriteaof的fork操作可能导致主进程阻塞,主从环境下主机切换时可能导致从节点长时间无法提供服务,全量复制阶段主节点的复制缓冲区可能溢出。

 

(2)高可用:集群支持主从复制和主节点的自动故障转移(与哨兵类似);当任一节点发生故障时,集群仍然可以对外提供服务。

 

2、Redis集群的数据分片:
Redis集群引入了哈希槽的概念
Redis集群有16384个哈希槽(编号0-16383)
集群的每个节点负责一部分哈希槽
每个Key通过CRC16校验后对16384取余来决定放置哪个哈希槽,通过这个值,去找到对应的插槽所对应的节点,然后直接自动跳转到这个对应的节点上进行存取操作

 

3、以3个节点组成的集群为例:
节点A包含0到5460号哈希槽
节点B包含5461到10922号哈希槽
节点C包含10923到16383号哈希槽

 

4、Redis集群的主从复制模型
集群中具有A、B、C三个节点,如果节点B失败了,整个集群就会因缺少5461-10922这个范围的槽而不可以用。
为每个节点添加一个从节点A1、B1、C1整个集群便有三个Master节点和三个slave节点组成,在节点B失败后,集群选举B1位为的主节点继续服务。当B和B1都失败后,集群将不可用。

 

四、配置redis集群

 

1、主节点配置

cd /etc/redis

mkdir -p redis-cluster/redis600{1..6}

cd redis-5.0.7

 

for i in {1..6}

> do

> cp /opt/redis-5.0.7/redis.conf  /etc/redis/redis-cluster/redis600$i

> cp /opt/redis-5.0.7/src/redis-cli /opt/redis-5.0.7/src/redis-server /etc/redis/redis-cluster/redis600$i

> done

 

cd /etc/redis/redis-cluster/redis6001/

ls

vim redis.conf

  

监听端口注释

 

保护模式关掉,改为6601

 

守护进程开启

 

开启集群

 

 

cp redis.conf ../redis6002/ -- cp redis.conf ../redis6006/

vim ../redis6002/redis.conf

 

同样步骤将6003,4,5,6全部改掉

ln -s /etc/redis/redis-cluster/redis600dis-cli /usr/local/bin

ln -s /etc/redis/redis-cluster/redis600dis-server /usr/local/bin

 

for d in {1..6}

do

cd /etc/redis/redis-cluster/redis600$d

redis-server redis.conf

done

 

ps -ef | grep redis

 

redis-cli --cluster create 127.0.0.1:6001 127.0.0.1:6002 127.0.0.1:6003 127.0.0.1:6004 127.0.0.1:6005 127.0.0.1:6006 --cluster-replicas 1

 

redis-cli -p 6001 -c  测试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