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账的基本原理【转】

发布时间 2023-03-22 21:14:14作者: 红羽

物料账的基本原理:

简单来说,物料账,就是SAP给每个物料,按控制级别不同,比如工厂或生产版本,再考虑不同的评估类型(ValuationTYPE), 销售订单库存,项目库存等评估维度,单独设计的用于计算物料价值、数量及差异的专门技术,所以物料账,就是可以理解为管理上的所谓“差异池”,只是比差异池功能强大多了。因此

物料账的基本步骤分为4步:

1采用标准价平行记录交易发生

物料的移动,首先按照物料的标准价格或移动平均价格进行记录(按价格控制),在产生相关物料账凭证时,同步产生会计凭证及物料分类账凭证,在物料账中进行同步记录。

2单层差异的记账

实际材料价格基于外部采购成本或者单层生产成本

实际材料价格与标准成本间的差额为单层价格差异

3多层差异的分配

多层价格确定:

将原料的价格差异上卷到配料半成品,再到产成品,如下图

 

 

4计算月加权平均价(实际价UP)

月加权平均价=(累计的标准价+累计的差异)/累计库存

按每个物料单独计算。

5期末物料账过账时:用月加权平均价(实际价)更新结账期间的库存,并将当月的物料价格控制改为V,不允许再记账

 

 

 

 物料账的高级功能:成本结构还原,平行评估,平行货币,如下图:

 

 

 

必须理解:只有启用了3+S的物料,才有机会还原其实际成本结构Actual cost componentsplit, SAP计算实际成本的逻辑是

实际成本=标准+差异

这不仅仅是数值,更重要的是成本结构---从过账的价值流上,是无法看到实际成本结构的,比如将半成品发料到成品的生产订单,凭证流看到的只是半成品。实际成本结构还原的原理是:标准的成本结构+差异的成本结构,每个差异,是能够分析到差异的来源的。因此,要做到实际成本结构的还原,必须在物料移动前,进行标准成本的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