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5-QA-on-friendship

发布时间 2023-04-16 00:33:07作者: ticlab

2023-04-15 QA on friendship

Datetime: 2023-04-15T07:50+08:00

Categories: Essay

Tags: Diary

我很想把这一篇随笔起名为 Dandelion's Promise。

一次参加圆桌会议的笔记与感想,是一些问题和我自己的快问快答,难免幼稚。

朋友是什么?

我将其定义为「相互关心的人」。两个相互关心的人,就是朋友。

这有两个条件,一是「相互」,二是「关心」。单方面的关心,热脸贴上冷屁股,那不是朋友,是一厢情愿。二是关心,就像《玫瑰的名字》里唱的:

只要能够 想着你我就欢喜
即使你宁可自由自在呼吸那一窗星星

希望 ta 过得好,对自己就足够了,友情也是一种「爱」。

「ta 是我的朋友,或许我可以从 ta 那里获得帮助」。我对这种想法有自己的理解。

真正的朋友当然会在对方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自己的努力,但是如果一遇到困难就想,「欸,ta 可以帮助我」,那这样的感情就已经变质。

朋友的帮助是相互关心带来的正向回馈,不期望从友情中获得什么的(虽然我们都很清楚也希望会获得什么)才是真朋友。

按照我自己的定义,有些亲人是朋友;几年不见,仍然希望对方过得好,也是朋友。

友情和爱情是如何建立的?

我认为不论是友情还是爱情,都建立在「特点」与「吸引」的基础上,这个理论还是我在 NGA「晴风村」板块看到的。

甲被乙的某种特点吸引,愿意了解乙,希望同乙建立关系,也希望乙将这种特质保持下去。

为什么我们会相互吸引?

我想出过「基因」这个回答。人天生具有趋利避害的特点,真诚、热心的人,大家都希望他能帮助自己,但是只能成为世俗意义上的「朋友」,或许这个人出于好心帮助了我,但是在 ta 心中,这只是「日行一善」而已。我向别人介绍起 ta 时,只能说,「ta 帮助过我」、「我认识 ta」,而不是说,「ta 是我的朋友」,毕竟人家还没承认呢。

「基因」就像一把万能钥匙,可以解释很多东西,被「外貌」吸引等其他原因也能这样解释。

但是,有些东西超越了基因,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有了自己的追求。如王小波在给李银河信件中写到:

人没有能够沉醉自己最精深智力思想的对象怎么能成?

虽然我没有看完《嵇康传》,但是我百度知道嵇康和吕安是朋友,他们有相似的追求、相似的爱好(我不敢写「相同」)。

人和人之间被某种超越了基因的珍贵特点吸引,有惺惺相惜、见贤思齐之感,这也是人区别动物的地方之一。

建立长久的友情

建立在只能带来快乐基础上的友情会长久吗,完全建立在外貌上的基础上会长久吗?

友情会被时间冲淡吗?

我的回答是看情况。

友情定义是「相互关心」,建立的前提是「相互吸引」。

为什么有些友情会被时间冲淡,我想出两个原因:

  1. 我们不确定 ta 是否还有那些吸引我们的特质 —— 时间会改变别人。
  2.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特质的看法也会改变 —— 时间会改变自己。

朋友与恋人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朋友相互关心,恋人要在此关系上更近一步,这让我想到「刺猬」与「玫瑰」。

恋人比朋友看到了更多的特点,可能喜欢,也可能不喜欢,而且恋人是要为共度余生做准备的。

有纯粹的男女友情吗?

我必须很诚实地说,我没遇到过,我不知道。

我想,被异性的特点吸引后,如果产生和 ta 共度余生的想法,那就友情就掺杂了一些其他成分?

我觉得 xxx 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人,我希望 ta 保持下去,但是要我和 ta 一起生活,我做不到。当友情中的双方都这样想的话,这应该就是纯粹的友情吧。

如果表白被拒绝了,友情还会保持吗?

我一时半会没法想出来。这要站在被拒绝的那一方去思考,大方与直率的人自然无所谓,我很佩服这种人。

同学的话:At least you should give it a try.

结语

一点幼稚的想法,让我想起张雨生的一句歌词:

于是情感终要解构,为冷静的哲学。

—— 张雨生 · 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