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运算符

发布时间 2023-11-28 21:06:53作者: 小满三岁啦

算数运算符

以下假设变量a为10,变量b为2:

运算符 描述 实例
+ 加 - 两个对象相加 a + b 输出结果 12
- 减 - 得到负数或是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 a - b 输出结果 8
* 乘 - 两个数相乘或是返回一个被重复若干次的字符串 a * b 输出结果 20
/ 除 - x除以y b / a 输出结果 5.0
% 取模 - 返回除法的余数 b % a 输出结果 0
** 幂 - 返回x的y次幂 a**b 输出结果 100
// 取整除 - 返回商的整数部分 9//2 输出结果 4 , 9.0//2.0 输出结果 4.0
a = 10
b = 2

print(a + b)  # 12
print(a - b)  # 8
print(a * b)  # 20
print(a / b)  # 5.0
print(a % b)  # 0
print(a ** b)  # 100
print(a // b)  # 5

比较运算符

以下假设变量a为10,变量b为20:

运算符 描述 实例
== 等于 - 比较对象是否相等 (a == b) 返回 False。
!= 不等于 - 比较两个对象是否不相等 (a != b) 返回 True.
> 大于 - 返回x是否大于y (a > b) 返回 False。
< 小于 - 返回x是否小于y。所有比较运算符返回1表示真,返回0表示假。这分别与特殊的变量True和False等价。注意,这些变量名的大写。 (a < b) 返回 True。
>= 大于等于 - 返回x是否大于等于y。 (a >= b) 返回 False。
<= 小于等于 - 返回x是否小于等于y。 (a <= b) 返回 True。
a = 10
b = 20

print(a == b)  # False
print(a != b)  # True
print(a > b)  # False
print(a < b)  # True
print(a >= b)  # False
print(a <= b)  # True

赋值运算符

运算符 描述 实例
= 简单的赋值运算符 c = a + b 将 a + b 的运算结果赋值为 c
+= 加法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 减法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 乘法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 除法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 取模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 幂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 取整除赋值运算符 c //= a 等效于 c = c // a

增量赋值

a = 10
b = 20

a += b
print(a)  # 30

链式赋值

x = y = z = 10

print(x)  # 10
print(y)  # 10
print(z)  # 10

链式赋值一般情况下是不建议赋值给一个空列表

因为列表是可变类型,数据一修改则均被修改了

交叉赋值

x = 10
y = 20
x, y = y, x

print(x)  # 20
print(y)  # 10

解压赋值/解包

name, age = ["小满", 3]

print(name)  # 小满
print(age)  # 3

假如在赋值语句左侧添加小括号 (…),你甚至可以一次展开多层嵌套数据:

attrs = [1, ("小满", 3)]
user_id, (user_name, age) = attrs

print(user_id)  # 1
print(user_name)  # 小满
print(age)  # 3

除了上面的普通解包外,Python 还支持更灵活的动态解包语法。只要用星号表达式(*variables)作为变量名,它便会贪婪[1]地捕获多个值对象,并将捕获到的内容作为列表赋值给 variables

比如,下面 data 列表里的数据就分为三段:头为用户,尾为分数,中间的都是水果名称。通过把 *fruits 设置为中间的解包变量,我们就能一次性解包所有变量——fruits 会捕获 data 去头去尾后的所有成员:

data = ["小满", "apple", "orange", "banana", 3, 100]
name, *_, age, score = data

print(name)  # 小满
print(_)  # ['apple', 'orange', 'banana']
print(age)  # 3
print(score)  # 100

逻辑运算符

Python语言支持逻辑运算符,以下假设变量a为10,变量b为20:

运算符 描述 实例
and 布尔"与" - 如果x为False,x and y返回False,否则它返回y的计算值。 (a and b) 返回 20。
or 布尔"或" - 如果x是True,它返回True,否则它返回y的计算值。 (a or b) 返回 10。
not 布尔"非" - 如果x为True,返回False。如果x为False,它返回True。 not(a and b) 返回 False。
a = 10
b = 20
 
print(a and b)  # 20
print(a or b)  # 10
print(not(a and b))  # False

连续问题

在连续多个 and 运算中,如果其中一个条件为 False,则整个表达式的结果为 False,即使后面的条件都为 True

一言以蔽之:有一个False 都为False

x, y, z = 10, 18, 5

#      False       True       False
print((x > y) and (y > z) and (x < z))
# 结果为False

在连续多个 or 运算中,如果其中一个条件为 True,则整个表达式的结果为 True,即使后面的条件都为 False

一言以蔽之:有一个为True 都为True

x, y, z = 10, 18, 5

#       False       True       False
print((x > y) or (y > z) or (x < z))
# 结果为True

优先级

not > and > or

在逻辑运算中,not 的优先级最高,其次是 and,最后是 or

当表达式中同时包含这三种运算符时,not 会首先被计算,然后是 and,最后是 or

      #      0                              0
      #                     0          1                             0
print(9 < 4 and 18 > 3 or 1 == 3 or 10 != 9 and "小满" == "小满" or 3 > 3)
# 结果为True

not的优先级最高,就是把紧跟其后的那个条件结果取反,所以not与紧跟其后的条件不可分割

如果语句中全部是用and连接,或者全部用or连接,那么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即可

如果语句中既有and也有or,那么先用括号把and的左右两个条件给括起来,然后再进行运算

      #      0                              0
      #                     0          1                             0
print((9 < 4 and 18) > 3 or 1 == 3 or (10 != 9 and "小满" == "小满") or 3 > 3)
# 结果为True

短路运算

短路运算是一种逻辑运算符的行为,它在表达式中根据第一个操作数的值决定是否计算第二个操作数。当使用逻辑与运算符 and 时,如果第一个操作数为假,则整个表达式为假,不需要计算第二个操作数;当使用逻辑或运算符 or 时,如果第一个操作数为真,则整个表达式为真,不需要计算第二个操作数。

print((9 < 4 and 18 > 3) or 1 == 3 or (10 != 9 and "小满" == "小满") or (3 > 3 and 9 < 8) or False == 0 or 1 > 7)

# 结果为True

image-20231128205201476

短路运算面试题

8 or 0
8

False and 1
False

0 and 2 and 1
0

False and True or 0.1
0.1

0 and 1 or 2 or 3 and 4
2

0 or False and 1
False

成员运算符

运算符 描述 实例
in 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找到值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x 在 y序列中 , 如果x在y序列中返回True。
not in 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没有找到值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x 不在 y序列中 , 如果x不在y序列中返回True。
# in
hero_list = ["小满", "王昭君", "小乔"]

print("小满" in hero_list)  # True
print("大乔" in hero_list)  # False
# not in

hero_list = ["小满", "王昭君", "小乔"]

print("小满" not in hero_list)  # False
print("大乔" not in hero_list)  # True

身份运算符

比较的是内存地址

运算符 描述 实例
is is是判断两个标识符是不是引用自一个对象 x is y, 如果 id(x) 等于 id(y) , is 返回结果 1
is not is not是判断两个标识符是不是引用自不同对象 x is not y, 如果 id(x) 不等于 id(y). is not 返回结果 1
hero_list = ["小满", "王昭君", "小乔"]
name_list = ["小满", "王昭君", "小乔"]

print(hero_list is name_list)  # False
hero_list = ["小满", "王昭君", "小乔"]
name_list = hero_list

print(hero_list is name_list)  # True
name1 = "小满"
name2 = "小满"

print(name1 is name2)  # True
name1 = 1
name2 = 1

print(name1 is name2)  # True

运算符优先级

以下表格列出了从最高到最低优先级的所有运算符:

运算符 描述
** 指数 (最高优先级)
~ + - 按位翻转, 一元加号和减号 (最后两个的方法名为 +@ 和 -@)
* / % // 乘,除,取模和取整除
+ - 加法减法
>> << 右移,左移运算符
& 位 'AND'
^ | 位运算符
<= < > >= 比较运算符
<> == != 等于运算符
= %= /= //= -= += *= **= 赋值运算符
is is not 身份运算符
in not in 成员运算符
not or and 逻辑运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