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的孤独感

发布时间 2024-01-01 20:41:31作者: waferen
最近了解到自己所在的大学出现了自杀案件。这并不少见,基本每个大学或多或少都有。我们可以很轻易地理解高中生自杀的原因,或是原生家庭的原因或是因为学业压力,再或者是同学的排挤。而这些到了大学理应消散,原生家庭已经远在天边,学业压力小了不止一点,同学排挤可以申请换宿。
我过去认为这种自杀的大学生大概率是家里压力很大的穷学生,他们身上背着一家人阶级跃迁的希望,他们不堪重负,又前途无望,选择在考上大学这个时间点自杀。但是我发现并非如此,并不是所有的自杀时间点都是考上大学的那个新学期,并且如果仅仅是因为不堪重负为何在大学自杀呢?按道理完全可以在家里自杀来表示对家庭的反抗。
此外,我还感觉大学里只有两批人,一种是每天发朋友圈发空间的现充,一种是窝在宿舍天天网上冲浪打打游戏的死宅。在我们的价值观里,总是认为现充是令人羡慕的,而死宅是对大学生活的浪费,他们虚度人生,甚至可能大学四年一场恋爱都没谈过。
在此,我想为自杀的大学生和窝在宿舍的死宅进行辩护。
我觉得这两者出现的本质原因在于从初高中到大学社交环境的剧烈改变。我们可以回想,在初高中的社交环境,它大多数是将固定的几十个人放到一个朝夕相处的教室里,他们每天同吃同住,一起学习同样的内容,上同样的课,前后左右的同学更是抬头不见低头见。这样的社交环境中,每个人都一定有充分的社交机会的。几十个同学中你至少全部认识,并且熟悉里你最近的几个同学,也就是说你的社交是有基础的保障的,当然被孤立的学生可能没有。
我时常听父辈回忆,说是初高中的同学才是真正的友谊,后面的朋友关系都很浅。是因为初高中同学就纯真,关系就铁吗?我想是因为你们一起呆的时间足够的长,你们的社交关系才更紧密。而在大学,后面工作时,你很难找到与你朝夕相处的人了。即使是同寝室的人,课不一样,所在课题组不一样,社交圈子不一样是常有的事。
而我们反观大学的社交环境。这里的人们虽然看起来很多,但是并不提供社交机会。虽然你也有你所在的班级,但是你们上完课就立刻离开,虽然有班级活动,但基本是看几个班委在活动,虽然也有社团,但是几百人的社团基本只是几个人的小圈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人们就像运行在自己特定轨道的行星,看着似乎绕着同一个恒星公转,却很少有可能相遇。给我们的直观感受就是,大学似乎比初高中更加孤独。
初高中那种饱和的社交环境让你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社交需求,而到了大学的社交环境,社交机会少了,他们自然而然的感到孤独。而社交需求与吃饭喝水一样是人的基本需求,就像不吃饭会饿一样,不社交就会孤独。而大学的环境很难提供给你被动社交的环境,你不主动找别人,不主动混入圈子,别人不会主动找你。而这对从小就没有培养主动社交的学生是十分不友好的,就像没有学会吃饭的孩子就会挨饿。
这种孤独催生出了什么呢?我认为这种孤独会导致抑郁,自我否定,甚至病态地渴望爱情,且缺乏安全感,容易走极端。我觉得自己结束掉自己的生命这件事并不会是一件事就能决定的,它必然是日积月累的悲伤或者孤独,在生物角度上看,是一系列激素导致了大脑产生了自我了结的想法。而过度的孤独我觉得就是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
而在宿舍打游戏网上冲浪的死宅和现充只是使用了不同的手段去克服孤独感。我们如今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去代替社交,如看书,网上和人对线,打游戏等等,但这并不能彻底替代社交。这个视频讲解了人的社交与孤独感。[[孤独与社交]](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g4y1y72n/?spm_id_from=333.880.my_history.page.click&vd_source=b17d4de2c32b04e437ad7699ea8a76ea)。那么现充是否就是高枕无忧,不会被孤独困扰了呢?我觉得不会,一个现充喜欢发空间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立人设,一个是告诉别人也告诉自己,自己一点也不孤独,自己是在群体中的。正因为社交在大学是奢侈的,是稀有的,我们才会喜欢将它们装裱起来,而立人设的本质也是为了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