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实验

发布时间 2023-05-16 17:39:02作者: Demon丶安梓

实验目标

在服务器上添加4块硬盘,实现使用RAID 5级别将4块盘组成磁盘阵列

实验命令

lsblk
mdadm -Cv /dev/md0 -n 4 -l 10 /dev/sdc /dev/sdd /dev/sde /dev/sdf  
# 设置RAID实例
mdadm -Q /dev/md0 
# 查看它是否是一个md设备;它是否是一个md阵列的组件。显示有关所发现内容的信息。
mdadm -D /dev/md0
mkfs.ext4 /dev/md0 
# 分配文件系统
mkdir /Raid
mount /dev/md0 /Raid/ 
# 挂载
df -h

使用/dev/sd{b,c,d,e}创建RAID5磁盘阵列

mdadm -Cv /dev/md0 -n 3 -l 5 -a yes -x 1 /dev/sd{b,c,d,e}
# -C:创建 /dev/md0 的磁盘阵列
# -v:显示过程
# -n:使用的磁盘数量(小于等于实际的磁盘数量)
# -l:--level;使用的RAID级别
# -a:自动为其创建设备文件
# -x:指定空闲盘(热备磁盘)个数,空闲盘(热备磁盘)能在工作盘损坏后自动顶替
# 注意 n+x 等于实际使用的物理磁盘数量
mdadm -D /dev/md0 
# -D:查看创建RAID的信息

模拟RAID中磁盘损坏

mdadm /dev/md0 -f /dev/sdb
# 模拟 /dev/md0 中的 /dev/sdb 磁盘损坏
# 观察RAID阵列的情况

格式化+挂载

mkfs.[想要的系统格式] /dev/md0
# 可以直接通过mkfs对RAID阵列进行格式化
mount /dev/md0 /mnt/md0
# 将其挂载到 /mnt/md0 上
df -Th
# 查看挂载情况
# 可以写入 /etc/fstab 中,开机自动挂载;注意使用 mount -a 检查

删除磁盘阵列

  • 注意数据的备份
umount /mnt/md0 /dev/md0
# 首先对其进行卸载操作
mdadm -s /dev/md0
mdadm -r /dev/md0
# -s:停止指定RAID运行
# -r:删除指定RAID阵列
# 此时数据依旧保存在磁盘中。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 Linux 磁盘相关命令:

  1. df:显示磁盘使用情况。可以使用 "df -h" 命令以人类可读的格式查看。
  2. du:显示文件或目录的磁盘使用情况。可以使用 "du -h" 命令以人类可读的格式查看。
  3. fdisk:磁盘分区工具,用于创建、删除和修改磁盘分区表。
  4. mkfs:用于创建文件系统。mkfs 后需要加上文件系统类型(如 ext4、ntfs 等)和设备名称(如 /dev/sda1)。
  5. mount:将一个文件系统挂载到指定的挂载点上。
  6. umount:卸载已经挂载的文件系统。
  7. lsblk:以树形结构查看块设备的信息,包括磁盘、分区和挂载点等。
  8. blkid:显示块设备的 UUID 和文件系统类型。
  9. badblocks:检查并标记坏块。
  10. smartctl:用于读取磁盘的 SMART 信息,从而判断磁盘的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