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1 20232422《网络》第3周学习总结

发布时间 2023-11-26 19:17:52作者: 20232422龙浩然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教材内容思维导图如下

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问题:防火墙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他是如何进行风险判断与拦截的呢?
解决过程:查询资料、询问chatgpt
得到如下答案: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其主要作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包过滤(Packet Filtering):

防火墙根据预定义的规则,检查网络数据包的源地址、目标地址、端口号等信息。
根据这些规则,决定是否允许或阻止数据包通过。这种方法主要基于网络层(IP层)和传输层(TCP/UDP层)的信息。
状态检测(Stateful Inspection):

防火墙能够追踪网络连接的状态,而不仅仅是独立的数据包。
通过维护一个状态表,它可以判断数据包是否属于一个已建立的、合法的网络连接。这提高了对协议状态和连接状态的有效检测。
代理服务(Proxy Service):

防火墙充当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代理,中间不直接传递数据,而是检查并控制数据的流向。
通过代理服务,防火墙可以对传输的内容进行深度检查,防范一些应用层攻击,如应用层代理防火墙可以检查和过滤HTTP、FTP等应用层协议的数据。
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

防火墙可以使用NAT来隐藏内部网络的真实IP地址,将内部网络的IP地址映射为一个或多个外部IP地址。
这增加了攻击者发现内部网络拓扑结构的难度,并提供了一层额外的安全保护。
风险判断与拦截通常通过防火墙的规则集来实现。管理员可以根据网络策略制定规则,这些规则包括允许或拒绝特定类型的流量。一般来说,规则可以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源地址和目标地址:

确定流量的来源和目的地。
端口号:

限制特定应用或服务的访问,例如,只允许80端口的HTTP流量通过。
协议类型:

区分TCP、UDP、ICMP等协议,以及特定的应用层协议。
连接状态:

根据连接的状态(建立、终止、数据传输中等)进行判断。
深度内容检查:

对数据包的内容进行深度检查,以识别携带恶意代码的流量。
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安全策略,灵活配置防火墙规则,实现对网络流量的有效控制和安全防护。

基于AI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