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应用(原生app,H5,小程序)的区别

发布时间 2023-05-06 15:57:32作者: 苦逼小李

手机端应用的分类

  基于浏览器的:H5应用,需要开发工程师掌握 htmljscss
  基于手机的:叫原生应用(Native Application),Android使用javaIOS平台使用Swift或者Objective-C
  基于平台的小程序:比如基于微信平台、抖音平台......,需要开发工程师,掌握 htmljscss

app和小程序的区别

1 下载、安装卸载

小程序: 不需下载安装, 二维码、用户分享推荐、搜索小程序,清除时直接删除小程序
APP:需要下载、并安装才能使用,清除时需卸载
2 占用空间
小程序:因不需要安装,且小程序很小,占用内存可忽略不计
APP:需安装使用,使用后会产生缓存数据,部分APP存在内存不足清空,需不定期清除缓存
3 开发周期
小程序:一般来讲,小程序的开发周期约2
APP 一个完整的APP应用,开发周期约3
4 发布审核
小程序:需要在发布的公众平台上审核,审核周期较短
APP 需要在应用商店中进行审核,各应用商店的审核资料存在差异,审核周期较长
5 功能
小程序:接口功能有限
APP:可以实现完整功能

小程序和APP测试区别小程序测试点:
1、 权限测试:未授权时登入小程序、已授权时登入小程序、同一个账号在不同手机端登入小程序
2、 UI测试:页面元素展示、页面交互
3、 功能测试:按功能模块测试(根据设计好的各个大类功能模块划分,然后再逐一细化,覆盖到每个功能)、按业
务流程测试(把各模块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业务流程、同一业务使用每个路径检查)、数据流向、同一功能不同入口
有效性检查测试、交互性检查
4、 易用性测试:导航、功能入口、上下层级进入&返回、字体图片动态交互效果、操作是否过于繁琐
5、 网络测试:网络切换测试、验证各种网络下是否正常
6、 性能测试:页面白屏时间、首屏时间、资源占用、页面渲染时间
7、 接口测试
8、 兼容性测试:操作系统兼容性、屏幕兼容性测试、微信兼容性
9、 安全测试
APP测试点:
1、安装卸载测试:系统可正常安装使用,卸载后数据可清除
2、安全测试:防范隐私泄露、密码加密及传输安全、权限的合理开放、数据库安全、通信安全以及安装包反编译;
3、接口测试:前后端数据一致校验、接口异常状态及前端展示、数据的加密传输、业务功能覆盖;
4、交互与异常测试:同级/上下级页面的页面交互及数据加载、网络异常、数据异常前后端展示及状态;
5、性能测试、耗电量&流量测试:内存、CPU、流量消耗、耗电量、冷热启动速度、图片资源大小;
6、界面易用性测试:符合用户习惯;
7、UI测试:页面颜色搭配、控件摆放位置及兼容性;
8、功能测试:需求文档已有及隐含的需求功能可正常使用;
9、兼容性测试:网络、机型、系统、分辨率、硬件、同类软件、新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