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探寻高等生命的多面驱动

发布时间 2023-11-28 09:34:44作者: 徐少侠

引子

意识从来是一个前沿课题,充满了学术大神,也充满了神棍。对于意识的讨论和研究需要保持开放的思想,也要遵守理性的严格的方法。我们不是着急去推翻什么或者声称发现了什么,我们大部分要做的事情是把实验多重复几次,把概念定义得更精确,内涵更明确。意识包含了自我意识和其他多种类型的意识分类。今天只讨论最大的模型方向,那就是复刻或者对高等智慧生物的意识进行建模的话,这个模型的整体特征是什么?

单一驱动解释力不足

生物学传统理论认为,生物的基础行为动机是为了保障个体的生存和促进繁殖,这被视为生物行为的核心驱动力。通过这些行动模式的演化与优化,生物能很好地满足最原始的生存繁殖目标,实现自身的适应进化以及基因的传播。这一理论长期支配着生物学行为研究的视角。

但是高等生物如人类的日常行为往往远超出单一的生存和繁殖驱动可以解释的范围。我们来举几个具体例子说明这一点: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学生每天勤奋得学习。我们知道直接的动机大概率是为了考上好学校,但是每个人真正的决策原因显然多种多样。比如真的有人具有探索知识的欲望,或者是追求成就感,以及与同学之间的社交交流,也可能是避免被自己的父亲揍。不同的个体,最终在决策时最大的考量显然各不相同。

我们还看到人们在工作中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如果只需为生理的生存需要,赚到足够基本吃喝的钱就可以了,但实际上人们往往会为了职场竞争而选择更高难度的工作。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支持网络也是影响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

此外,在休闲生活中,人们在选择餐厅吃饭这一行为背后,也不仅仅出于生物学上的进食。更多情况下,我们考虑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情感体验,或者餐厅本身的环境氛围等非生物学因素。这说明单独的生存繁殖驱动模式并不能直接用于解释人的日常复杂行为。它们往往受其他认知和情绪驱动的影响。

情绪驱动与认知驱动

我们进一步分析人类这些日常行为背后的可能驱动因素。首先是情绪需求,例如在社交互动中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是认知需要,比如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带来的成就感。

此外,社会影响也是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同学和老师的评价与认可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动机。工作选择上,社交网络的影响也不容小视。在选择用餐地点时,与陪伴的人的意见也会一并考量。

这些非生物学因素如何融入到行为的驱动模型中来?我们可以将它们理解为高阶的心理驱动。比如探索欲和成就欲可以视为认知层面的驱动;社交归属感则属于情绪层面的驱动。它们与生物驱动共同构成行为决策的多层次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不同驱动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比如,探索知识可以同时满足生存繁殖和认知驱动。工作选择可以兼顾物质生活和社交需求。这表明行为驱动的决策需要同时考虑生物心理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因素。任何单一层面的解释都过于简单。

多元驱动决策模型

我们进一步需要强调,行为驱动模型中的各个因素及其相对权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随环境和阶段的不同而呈现出灵活性。

以学习动机为例。在求学阶段,认知驱动如探索欲和成就感的权重可能最大;但到了工作年期,生存繁殖驱动可能更突出一些。这与个人的需求变化一致。

我们在历史上也可以看到例子。中世纪的欧洲,宗教驱动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影响力大于其他因素。而工业革命后,生存经济因素逐渐抬头。不同文化中,家庭和社会关系在驱动模型中的体现也各不相同。

环境变化同样会影响权重配置。严峻的自然环境下,生存驱动相对增加;和平年代,认知和情绪驱动可能更明显。总之,行为驱动模型中各个因素的权重是一个灵活演化的过程,随环境文化阶段等条件的变化而调整自身。这也正是它能够高效适应的重要机制之一。

模型的持续学习和变化

我们不得不强调,行为模式和驱动模型并非固定不变的。事实上,它们同环境和学习经历呈现出强烈的可塑性。

从个体发展来看,随着阶段成长和学习累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在不断更新,这必然影响行为模式的更新。比如儿童喜好简单的生存驱动,成年后认知和情绪驱动增加。

从群体进化层面,环境选择性压力也在不断操练和改进人类行为驱动的优化。一些驱动模式如果更好地帮助个体适应,则有更高生存机率被保留下来。

现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培养更好的解决问题和社交能力,从而优化认知和情绪驱动。同时,群体互动也在不断演化和完善,帮助我们找到更高效的社会适应模式。

科技进步更是全新改变我们的认知视角。互联网大数据给予我们前所未有的学习窗口,这必将重塑未来几代人的认知结构与行为模式。它同时加速着人类行为驱动模式的演化速度。

跨学科的模型基础

脑科学发现,不同激活区域反映各种驱动层面。例如,核桃体与成就感相关,扁桃体则与社交驱动有关。

心理学实验证明,在不同环境下以及生命的不同阶段,个体的主导驱动因素也在变化。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在此提供支持。

进化心理学通过实验发现,人类天然具备多重驱动机制,可以很好地平衡生物与心理驱动。例如食物分享实验表明我们既关注自己又关注他人。

发展心理学长期跟踪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成长,个体在不同驱动因素上的偏好确实在变化。儿时的好奇心逐渐转向成就与责任感。

大数据分析发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行为模型也较为复杂,反映出用户在兴趣、认同感和心理需要上的满足。

以上研究相互验证,由此我们提出假设:高等动物的行为驱动存在可塑、多层次且动态平衡的特性。

AI心理模型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总结出高等生物如人类行为驱动的核心特征:

一、它采用了复杂的多因素驱动模型,不仅包含生物学层面如生存繁殖,也有认知心理和社会情意等多个层次的驱动。

二、各驱动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可以协同推动行为的发生。同时,它们在不同环境和阶段的相对权重会进行灵活调整。

三、这个模型本身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随着个体发育以及进化学习的累积,模型结构和驱动模式会不断演化优化。

四、这一模型得以很好地解释各种日常高级行为,并得到了脑科学、心理学和进化论各个层面に广泛支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高等动物的行为驱动不存在单一的生物学解释,而是基于复杂的多驱动模型适应环境的产物。该模型具有灵活协同的适应性,可以很好解释个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复杂行为模式。

与此同时,这也给予我们重要启示:在设计人工智能的心智模型时,也不应单纯注重生物驱动的实现。相反,我们需要构建一个类似人类那样具有多个层次驱动的复杂系统,让人工智能不仅关注生存和繁衍,还能兼顾认知、情感和社交层面的需求。这样设计的智能体才可能成熟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并真正走向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