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项目管理——先导介绍

发布时间 2023-06-11 14:38:59作者: 晓乎

一、概念

定义:使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并让所有干系人得到满意,而对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活动。

通俗理解:假设我们要做一件事,有一定的约束和目标要求,诸如时间、资金、人力、等条件限制,那么如何在这些约束条件下有效的达到我们预想的目标,通过相关的理念、技术方法和工具进行管理的过程就是项目管理。

二、准化过程组

1.启动阶段: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立项、招投标、合同签署等

2.计划阶段:范围定义、进度安排、资源安排、成本估价、质量保证计划、风险计划、实施计划等

3.实施及控制阶段:项目实施、进度控制、费用控制、质量控制、变更控制等

4.结束阶段:范围确认、质量验收、费用结算与审计、项目资料验收、项目交接与清算、项目审计与评估、项目总结等

1. 初始项目分析

    项目可行性分析:根据市场、技术、人员等各资源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对分析结果进行认证讨论。
    项目范围分析:确定项目的功能模块、边界范围等。项目干系人分析:分析确定项目相关人员包括:项目发起人,项目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维护人员、客户等。

2. 生存期模型

    生存期模型是指软件产品从开始研制到最终废弃不用的整个过程,通常也称为生命周期。

    生存周期的基本特征

  • 描述开发的主要阶段
  • 定义每一个阶段要完成的主要过程和活动
  • 规范每一个阶段的输入和输出

(1)瀑布模型

       按工序将问题化简,将功能的实现与设计分开,便于分工协作,即采用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将逻辑实现与物理实现分开。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写、软件测试和运行维护等六个基本活动,并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

优点:
  1)为项目提供了按阶段划分的检查点。
  2)当前一阶段完成后,您只需要去关注后续阶段。
  3)可在迭代模型中应用瀑布模型。
缺点:
  1)在项目各个阶段之间极少有反馈。
  2)只有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后期才能看到结果。3)通过过多的强制完成日期和里程碑来跟踪各个项目阶段。

适用:项目的需求明确、解决方案也很明确,适合短期项目

(2)原型模型

       在限定的时间内,用最经济的方法开发出一个可实际运行的系统模型,用户在运行使用整个原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其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对原型进行修改,统一使用,评价过程反复进行,使原型逐步完善,直到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止。

   开发步骤:
    1、快速分析:在分析人员与用户密切配合下,迅速确定系统的基本需求,根据原型所要体现的特征描述基本需求以满足开发原型的需要。
  2、构造原型:在快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基本需求说明尽快实现一个可行的系统。这里要求具有强有力的软件工具的支持,并忽略最终系统在某些细节上的要求,如安全性、坚固性、例外处理等等,主要考虑原型系统能够充分反映所要评价的特性,而暂时删除一切次要内容。
  3、运行原型:这是发现问题、消除误解、开发者与用户充分协调的一个步骤。
  4、评价原型:在运行的基础上,考核评价原型的特性,分析运行效果是否满足用户的愿望,纠正过去交互中的误解与分析中的错误,增添新的要求,并满足因环境变化或用户的新想法引起的系统要求变动,提出全面的修改意见。  

       5、修改:根据评价原型的活动结果进行修改。若原型未满足需求说明的要求,说明对需求说明存在不一致的理解或实现方案不够合理,则根据明确的要求迅速修改原型。

        适用:项目开始前,项目的需求不明确,需要减少项目需求的不确定性,类似的项目如:第一次开发的产品,验证可行性

 (3)其他

      还有增量模型、迭代模型等。

三、UML图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一种统一建模语言,为面向对象开发系统的产品进行说明、可视化、和编制文档的一种标准语言。

      UML分静态图和动态图两种,其中常用的静态图5种,动态图4种。

  常用的静态图:用例图、类图、包图、对象图、部署图

  常用的动态图:顺序图,通信图(UML1.x 时称为协作图),状态机图,活动图

 

 用例图

  用例图是编写需求说明时经常用到的需求表达方式,用于向开发、测试同事说明需求中用户与系统功能单元之间的关系。

 用例图的三大组成元素:参与者、用例、参与者与用例之间的关系。

 参与者与用例之间的关系(4种):关联、归纳(泛化)、包含、拓展和依赖。   

类图

     用于描述系统中所包含的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类图的两个重要元素:类,以及类之间的关系。

     类的关系(6种):依赖关系、继承/泛化关系、实线关系、关联关系、聚合关系、组合关系

顺序图

  顺序图,又名序列图、时序图。用于描述对象之间的传递消息的时间顺序(包括发送消息、接收消息、处理消息、返回消息等)。

  顺序图的组成元素:对象、生命线、消息,其中消息又分为同步消息、异步消息、返回消息、自关联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