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参考模型

发布时间 2023-11-29 15:21:05作者: RJ小白

先上图,我们慢慢讲,如下:

TCP/IP标准模型
OSI参考模型
TCP/IP对等模型
协议
应用层
 
应用层
应用层
 
Telnet23
FTP20/21
TFTP69
SNMP
表示层
HTTP80
SMTP
DNS
DHCP
会话层
 
主机到主机层
传输层
传输层
TCP
UDP
英特网层
网络层
网络层
IP、ICPM、IGMP
网络接入层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
PPPoE
PPP
Ethernet
物理层
物理层
 
OSI和TCP/IP都遵循着网络的标准化
 
 

应用层

主要由编程人员来管理
应用层主要负责为应用软件提供接口,使应用程序能够使用网络服务
----分割线----
是不是有点难了?
哈哈哈,没事我也不太懂,下面我尽量简单的来讲
应用层为应用软件提供接口,常见的QQ,他的协议端口是4000;
 

传输层

建立、维护和取消一次端到端的数据传输过程。
那么数据是如何建立连接的?又是如何断开连接的?
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是什么?
三次握手
四次挥手
为什么挥手要多一次?
当PC1要与PC2断开连接
PC1发起了请求,PC2做出回应,但由于自身的业务并未完成,直到完成,PC2才会发送断开的请求。
------
传输层有两个重要的协议分别是TCP和UDP
只要知道TCP 是可靠传输 
UDP是不可靠传输就行
至于为什么,因为确认机制、校验原因
 

网络层

负责将分组报文从源主机发送到目的主机负责数据包的寻址和转发 (包)
网络层主要的业务就是ip寻址
 
---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向网络层提供“段内通信”负责组帧、物理编址、差错控制等功能。(帧)
 
---

物理层

在媒介上传输比特流;提供机械的和电气的规约(比特流)

封装

封装其实就是把数据打包起来

应用层数据DATA
传输层 TCP头部+数据DATA=数据段
网络层 IP头部+数据段=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 ETH头部+数据包=数据帧
 
 
解封装,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