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02 | 到底该怎么理解工作与薪资的关系?

发布时间 2023-04-20 14:15:45作者: 程序杰杰

你好,我是乔新亮。今天,我想和你聊聊关于工作状态和薪资报酬的问题。

为什么要聊这个话题呢?在第一讲中,我们聊到每五年就要登上一个职业生涯的新台阶,很多同学觉得这很难。我必须得说,确实不容易。至少,很多人都还不具备快速成长的先决条件: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

你可能会想:哈,这一定不包括我,我天天加班。注意,这里的工作状态可不等于工作时长。

作为一名 CTO,我经常观察下属的工作状态,发现许多人状态很差:有的人工作在严重焦虑之中,有的人每天都郁郁寡欢,有的人则过于情绪化,显得烦躁易怒……你看,这就是差劲的工作状态。

这些糟糕状态很多时候都存在一个“病因”:薪水太少,或者觉得绩效奖励不公平;少数情况是在组织协作中受了委屈,越干越是生气;其他原因占比一般比较少,我觉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就像马云说的,员工突然提离职,要么是工作时受了委屈,要么是觉得薪资太少。而且,我觉得后者尤其常见 —— 在大部分关于工作的不如意之中,或多或少都有“钱”的影子。毕竟,工作就是为了赚钱,这是绝大多数人天然生成的认知。

但我要告诉你,如果一个人始终为了薪资而工作,工作状态一定会出问题,反而极大地影响薪资的增长。

这可不是我对你实施 “职场 PUA”,而是来自我个人成长经历的真实反馈。

从年薪 20 万到年薪 200 万,我是如何成长的?

2003 年的时候,研究生刚毕业的我,在神州数码工作。

在深圳做项目的时候,同期毕业的研究生同事,联合起来向公司提出加薪,目标是每个月涨 500 块钱(相当于涨薪 12.5%)。当时这个项目很重要,事情也闹得很大,很多人都加入了“求涨薪”的队伍,只有我和少数几个人没吭声。

在北京总部的领导高度重视,特别飞到了深圳,请大家吃饭,一起坐下来聊聊这件事。了解情况后,总部决定:该涨薪的就要涨薪。就这样,事情也算妥善解决。

事后,领导好奇地问我:小乔,你怎么不要求涨薪啊?

我说,再过个一年半载我就准备离职了,还涨什么薪?

当时,领导笑了,说,你说话倒是直率。

其实,对着领导,我只说了一半原因;另一半原因,在于我知道,程序员一个月可以赚 20,000 元,500 元只能算是“苍蝇肉”,我看不上。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笑:一个月 20,000 也不多啊,现在名牌大学的应届研究生就能拿到这份薪水。可你要知道,那是 2003 年,博客网和淘宝刚刚上线,互联网、程序员,还属于平民百姓心中的新生事物。

我是来自内蒙古的农村孩子,小时候家里有在外做生意的亲戚说:如果老老实实地上班,一个月是不可能挣到 20,000 块的。但我不信,因为我哥的月薪超过了20,000 —— 他比我大 9 岁。所以,回到 2003 年的深圳,我的内心其实很看重薪资,我的目标是月薪 20,000。

后来我辗转加入了 Vitria (麒麟远创)、BEA (一家著名的 Java 中间件公司)、IBM,薪资确实翻了数倍。加入 IBM 时,因为恰好没有高级岗位空缺,所以我选择降薪入职。我记得当时的月薪差不多是 16,500 元/月,相当于年薪二十万左右,与同期毕业生相比,还算不错。

但挣钱这种事儿,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因为在北京贷款买房、结婚,生小孩,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工作方面,我对自己的要求也很严格。表面上,我没有天天想着钱,可真要做到忘了钱、忘了薪资,也确实不容易。

很快,问题来了,2009 年的时候,我确诊了重度抑郁症,差不多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才康复。康复后,我查了很多资料,学习了很多相关知识,也自我总结了下病因:房贷、结婚……说白了,我就是缺钱。虽然相比同龄人,我的薪资不算低,但我还是很焦虑。

当然,我不是说看重薪资、没实现财务自由,就会得抑郁症 —— 那就太耸人听闻了。但我发现所有为了钱而工作的人,工作状态或多或少都会出现问题。严重些的就像我,轻一点的也会导致成长速度变慢,甚至停滞,薪资增长自然也就停滞了。为了钱而工作,反而没赚到什么钱,这是很讽刺的一件事。

你可能会想:老乔你又忽悠我,你怎么知道别人的状态有问题?我还真不是忽悠你,抑郁症康复后,我尤其关注自己的心理、精神和身体状态,久而久之,也能很敏锐地捕捉到别人的状态变化。

言归正传,意识到这些问题后,我开始有意识地看淡薪资、看淡房贷,对自己的状态变化异常敏感。直到今天,我还和我儿子说:“如果有一天爸爸没钱了,咱家就吃馒头、咸菜撑一撑”,还能饿死不成?

只靠自我开导还不够,我有幸遇到了一个优秀的 Leader。我清楚记得,有一段时间,我什么都没想,就是在专心工作,结果我的 Leader 总是周末给我打电话:“新亮啊,告诉你个好消息!因为 xxx 项目表现得好,你又要加薪啦!”、“新亮啊,又有个好消息!因为 xxx 项目很成功,你要升职啦!”……

那时,我几乎月月都能收到好消息。当我忘记薪资时,许多压力和担忧都消失不见了。我会大胆地挑战自己,毫不害怕犯错,因为我的目标是成长,而不是薪资。就这样,我的工作状态逐渐达到最佳状态,表现越发出众,到2015年,年薪翻了10 倍多。

这听起来有点像骗子,不惦记薪资,调整好状态,薪资就能翻十倍?当然不是,努力一定是成功的基础,我工作可是非常拼命的。但我完全可以确定,如果没有一个“忘记薪资”的好心态,即便我再努力、再拼命,也绝不会是今天的样子,或许走到技术总监岗位时,就已经停步不前了。

为何工作状态如此重要?

讲到这里,我们不妨换个角度问问自己:钱重要吗?重要,至少对我来说,它能帮我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让我的孩子能在大城市有个家,好好上学。但如果你仅仅为了钱而工作,心态就有可能出现问题。

最差的情况是:自我感觉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工作带着一股怨气。不愿意做事,没办法成长,每天上班都不开心。

好一点的情况是:你依然努力工作,但内心十分焦虑。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房贷、车贷、家里要用钱,或者感觉同龄人赚得都比你多,又或者你开始清晰意识到“中年危机”的存在,等等。

无论是怨气,还是焦虑,都是个人成长的大敌。请注意,这里不是危言耸听,下面我们细说。

首先,心态不好,就休息不好,打硬仗时就会掉链子。

很多人对我说,乔总,你不觉得累吗?经常加班,经常给自己安排额外工作。其实我也累,有时候到家就瘫倒在床上,脸都不洗就睡了。但睡醒之后,我又可以满状态投入工作。为什么?因为我虽然身体累,但“心”不累。

所以,如果某天我觉得状态不好,我完全可以“任性一次”:不加班,直接回家 —— 第二天就好了。但很多人是今天状态不好、明天状态也不好、后天状态还不好,每天都觉得很累,累到只想离职在家躺着。你以为是工作强度太高,其实部分原因是心理状态太差。

其次,心态不好,有些工作任务几乎不可能完成。

2012 年的时候,我在 IBM 负责企业客户的架构规划。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任务:将苏宁(当时 IBM 服务的重要客户之一)现有的 IBM WCS 套装软件切换至多 WCS 架构,具体说,就是系统处理能力要横向扩展 10 倍。

在 IBM 内部,大家对这个项目的 Timeline 预估是半年交付,但客户的要求是两个半月做完,不然没法支撑“双十一”的流量压力。最先接手项目的部门已经进行了大概一个月,发现有风险,然后才想到:乔新亮或许能做成这事儿。可这时,时间只剩一个半月了。

说白了,大家对这个项目的认知是:不可能完成。

这里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在心态不好的情况下,会怎么办?

我觉得,可能你压根就不会接这个项目。这不就是“背黑锅”吗?半年的工作,一个半月完成,你搞不定就甩给我了?不失败才怪。

但是我就觉得应该做,而且一定要做成。因为我不是为了钱而工作,我是为了自己的成长而工作。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就是巨大的成长机会。接下项目后的一周内,我快速组织各部门,完成了项目的拆分、验证和工作分配,拆分出来的工作居然多达 200 余项。在剩余的一个半月时间里,我没给自己规划任何休息时间。

如果心态不好,管理者一般会陷入极大的焦虑之中,所有做过乙方业务的朋友,应该都能有所体会。

首先,项目组共有近 200 人,任何一个模块延期了,都将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这个项目之所以挑战很大,在于不确定性太多,你根本不知道能否按时完成,以及会出现什么样的意外。

不分青红皂白地加班还算小事,焦头烂额、夜不成眠才是大事,有人甚至脾气也会变得火爆。旁观者可以说两句大道理:“焦虑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但没用,如果心态不够好,一个人是很难从负面情绪中挣脱出来。

而我当时的情况是:深夜下班时,我还组织团队打扑克、打“双升”(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拖拉机”、“升级”),特别开心。我记得很清楚,打完了扑克,我们还一起去吃西瓜,完全不像正在推进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也正是这种轻松的心态,不但没有耽误项目进度,反而成为了我完成项目的充分必要条件。

所以直到今天,我对于状态不好的中层管理者,一直有一个硬性要求:一定时间内,必须调整好工作状态,不然就下调或者换到其他岗位。

可能你会想,这是不是有些夸大其辞、过于严厉了?就算我不打扑克、不吃西瓜,每天焦虑,也能撑住一个半月并且完成项目吧。可心态对于一个人的影响远不止这么简单,许多关乎成败的细节,你未必能够意识到。

微妙的细节,决定了项目的成败

在推进这个多 WCS 拆分项目时,我团队的一名核心骨干工程师 —— 张洋(化名),突然找到我,坚持要请假去首尔度蜜月,时间是一周,机票、酒店都订好了。如果是你,会怎么回复他?

恐怕有太多的管理者会因此心跳加速、大脑充血:“本来项目就只有一个半月,你作为项目核心成员,就非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出去旅游吗?”

其实,这样的回复方式,就是心态不好的体现。本质上,这属于领导者将个人的焦虑心态传递给了下属,进而激化矛盾。那么,当一个人心态很好时,会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我的思路和心态大致可以分为三点:

  1. 要给团队传递信号:这个项目一定要成功,作为管理者,我一定能搞定;
  2. 任务分派后,搞不定的人,要去承担项目失败的全部责任;
  3. 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处理好所有的意外情况,和张洋一起想办法,寻找个人和公司间的共赢方案。

所以我对张洋说,度蜜月很重要,首尔也很漂亮,我支持你,一定要去!但项目也很紧张,工作一定要完成,我们一起想想办法,看怎么解决这个矛盾。

最后张洋和我说,只要保证他顺利度完蜜月,一周之后,别管考勤系统显示几点上下班,他有信心通过自主安排工作时间,追回所有进度。我欣然同意,而他也确实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保证了项目的顺利交付,我们也成了很好的朋友。

几年后,当张洋离职时,还向我提到了这次“蜜月事件”,说非常佩服我的处理方式。而我也有点感慨:以我对张洋的了解,如果当初滥用领导权威,逼他为了组织“牺牲小我”,十有八九会导致他临阵辞职,搞砸整个项目。

相对于整个项目,这件事只能算作一个小插曲,但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如果一名管理者的心态不好,有太多微妙的细节,会导致你走向失败。

结语

前面我们讲到很多关于好心态的必要性,也提到了“薪资”对“心态”的影响。到今日,我认为以上所有思考都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薪资只是工作的附属,工作的真正报酬是成长。而所谓的涨薪,不代表你的工作岗位更值钱了,而是你的个人能力足以匹配更值钱的岗位。

我们不妨稍微延伸一下,很多人喜欢违背公司规定,私下打听薪资。打听完了,心态也失衡了:他的工资凭什么是我的二倍?这不公平!对,许多事就是不公平的,但那不重要,因为你不是为了钱而工作的。如果你的能力够强,薪资自然会上涨;如果不上涨,你还可以跳槽。总之,前景是光明的。

所以,我不断告诉自己,没有任何一个老板诓我、骗我,真相就是这样。工作的核心目标只有一个:提升能力,进而匹配更高阶的岗位需求,钱、公平,都是次要的。

你可能会想,老乔,你说的这都是大道理,我也懂,可我就是做不到啊!你的秘诀是什么?

其实我也不是什么天才。刚毕业时,我没有为了 500 元钱闹着要涨薪,仅仅是因为觉得 500 太少,本质上还是以薪资为目标工作。但所幸,我的运气还不错:

第一,我有一位足够年长的哥哥,他将成长经验分享给了我;

第二,我有幸在 2008 年前后加入 IBM,遇见了一位非常好的 Leader,频繁的正向激励和反馈,是我转变的关键;

第三,我患上了重度抑郁症,但幸运地走出了阴影,反哺了自身的认知和精神成长。

怎么样,我的运气是不是挺好?不过你也别沮丧,如果你认真体味了这篇专栏,我相信你也能形成正确的认知,就像我从前在 IBM 获得的一样。成功总是存在运气成分的,但学习成功的经验则不需要运气。

至于如何践行认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所不同,我无法给出标准答案 —— 你肯定不愿意像我一样患上抑郁症吧?这样的学习成本未免太高了。

我常常说,工作的秘诀是“认知到位,彪悍执行”,此时也一样。如果你相信我,希望你能带着这份认知做到“彪悍执行”,为了践行它而“无所不用其极”。你可以做一名精神胜利的“阿Q”,欺骗自己、给自己洗脑、将薪资选择性遗忘、拒不参加有攀比成分的同学会,等等。只要让自己形成正确的认知,就是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我们始终在强调认知,因为认知实在很重要。至少此时你应该理解:当马云说自己对钱没兴趣时,并不是在装圣人,而是客观描述了自己当时的心态。可能你还是会忍不住反驳:“没兴趣还赚那么多钱?没人不爱钱。”

也许你是对的,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自己是否相信,工作并不是为了赚钱——这是形成正确认知的路径之一。

当然,不计较薪资,和对公司抱有“愚忠”还是有区别的。如果你的收入压根没法养活自己,还是要优先考虑薪资。我们追求的是成长,不是把自己饿死。

最后,希望你也能从这份认知中,收获成长的快乐,我们下一讲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