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冷长河

发布时间 2024-01-09 17:06:50作者: EalenXie
《霜冷长河》余秋雨 著

在中外文学史上,身前寂寞,身后热闹的故事很多,却很少有张爱玲那样,满世界在为她热闹,她却躲着,躲得谁也找不到她。这种自我放逐,自我湮没式的寂寞,并非外力所迫,而是一种深刻的故意。

更让人不安的是文艺作品,这本是人类灵魂的温床,却也老是忌讳万千灵魂应该有的归向。年轻的现实派作家固然不太在乎善恶的差别,而那种把所谓的道义沦丧的责任全都推在现代派身上的传统立场,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

都知道这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作,艺术表现上确有不少高明之处,但从头至尾却充斥着过度的计谋和残忍。惩罚邪恶的手法比邪恶更邪恶,滥杀无辜简直像割韭菜一样轻松。忠孝节义的旗帜下一片刀光剑影,浩荡大气的代价是尸横遍野。生命的基本价值,是马蹄下的几茎枯草;百姓的生存权利,是漩涡边的几个泡沫。由于缺少精神指向,艺术结构也只能流于虎头蛇尾,一开头总是大张旗鼓地展示出计谋和残忍的全部理由。然后一路津津有味地计谋下去,残忍下去,但越到后来越难以为继,不得不在满地鲜血、一阵哀叹中潦草收场。

应该原谅别人,也应该原谅自己,至少在今天,不能让自己在后悔中不可自拔。人生,应该沉的进去,拔的出来。

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
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

你用如此政治化,斗争化,权术化的眼光观察了自己的班级之后,居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初中就是斗争和欺骗的开始”,究竟是什么途径,把阴暗的政治权谋思维灌进了你如此幼小的心灵,使你如此敏感和恐惧。

老谋深算式的冷眼,不仅不应属于你的年龄,也不应属于一个健康社会的一切年龄。

在功利社会中,多数朋友间是各有期待的,但大家都不把这种期待点明,成天在嘻嘻哈哈中互相偷窥,真是劳累。

月亮升起了,何必只凭蜡烛,去长久凝视昏暗中的文竹?这实在有点单调,一再重复又有点做作。夜间最美的是什么?依我看,除了月亮,就是万家灯火。

文化的力量,在于整体组合,在于价值选择。在于人文方向。在平日,他们也会把技术性的文化细节和整体性的文化定位混为一谈。

一个民族,如果它的文化敏感带集中在思考层面和创造层面,那么它的复兴已有希望;反之,如果它的文化敏感带集中在匠艺层面和记忆层面上,那它的衰势已无可避免。

-- 摘于20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