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数组中的常用函数解析

发布时间 2023-11-24 16:57:05作者: WAYNEEZHONG

1.splice方法

当使用 splice() 方法时,可以传递不同的参数来实现不同的操作。以下是 splice() 方法的参数说明:
array.splice(start, deleteCount, item1, item2, ...);
start:必需,指定要进行操作的起始索引位置。如果该值为负数,则表示从数组末尾开始计算的偏移量。例如,-1 表示倒数第一个元素的索引。
deleteCount:可选,指定要删除的元素数量。如果设置为 0,则不会删除任何元素。
item1, item2, ...:可选,要插入到数组中的新元素。
根据这些参数的不同组合,splice() 方法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插入元素:通过设置 deleteCount 为 0,并在 start 索引位置插入新元素。
删除元素:通过设置 deleteCount 大于 0,并指定要删除的元素数量。
替换元素:通过设置 deleteCount 大于 0,并指定要删除的元素数量,同时在 start 索引位置插入新元素。
示例代码:

let fruits = ['apple', 'banana', 'orange', 'mango'];

// 插入新元素
fruits.splice(2, 0, 'grape');
// 结果: ['apple', 'banana', 'grape', 'orange', 'mango']

// 删除元素
fruits.splice(1, 2);
// 结果: ['apple', 'mango']

// 替换元素
fruits.splice(0, 1, 'peach', 'kiwi');
// 结果: ['peach', 'kiwi', 'ma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