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工作法,为何总不奏效

发布时间 2023-08-01 12:12:38作者: 美码师

今天来聊一个经典的工作方法,番茄工作法。
这个方法最初是由意大利人弗兰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创立,弗兰这个人是个典型的拖延症患者,大学生活的头几年,学习任务总是一拖再拖,可是他又不甘心这样,然后就和自己打赌说,我能狠下心来真正学习吗?学个10分钟也行,我得找个计时教练,谁来替我掐表呢,后来有一天他偶然看到厨房里有个番茄形状的定时器,定时器侧面有一行时间刻度,5-15-30,只要拧到相应的刻度一松手定时器就开始计时了。

弗兰受到了这个定时器的启发,决定用这种精确的时间刻度来管理他的学习计划,于是番茄工作法由此而来。

番茄工作法的原理

接下来我们看看番茄工作法是怎样做的,它的原理比较简单,主要分成三个步骤:
1 准备当天要执行的待办任务列表,任务尽可能小而且独立。
2 设置一个25分钟到计时器(番茄时钟),在这25分钟内专注于做一个任务,必须保证不能被其他事情打扰。番茄钟结束后,短暂休息3-5分钟。然后开启下一个番茄时钟。
3 每四个番茄时钟后,休息15-30分钟。并以此反复。
这就是番茄工作法的三个步骤,看上去是不是比较简单。那么它为什么奏效呢?其实番茄工作法还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工作25分钟可以让大脑处于专注模式,休息5分钟可以让大脑处于发散状态,这种一松一紧的交替节奏更有利于降低我们的压力,从而充分发挥出大脑的创造力。同时呢,这个工作法也由于比较简单,富有仪式感,所以也成为了许多职场人极度推崇的一个工作方法。

Ok, 既然番茄大法看上去这么的好,它是不是一款神药呢,是不是只要用上了它就一定能解决拖延症呢,大家觉得呢?
这也是今天重点想和大家探讨的一个话题,就是番茄工作法在什么情况下会不奏效?

为什么番茄工作法对你没有效果

第一种情况 任务拆分不够合理。其一,你所列出的任务目标是不是明确呢?我今天第一个任务是学习Java,这个任务明确吗,确实是听明白了,但你究竟是要学习网络IO处理,还是学习类和接口基本使用呢呢?目标足够聚焦可量化,其二,你这个目标是否能在番茄钟内完成,决定了任务的质量。例如,你想要完成一个万字长文的博客,25分钟的确很难完成,所以最好一开始就最好适度的切分,例如25分钟用来编写结构,下一个用来编写开篇部分等等,通过这样合理的拆分,避免后面对整个计划做出频繁的调整。

第二种情况,体现在过度专注,而导致失去对时间的管控。我们知道大脑在专注时会释放一种叫内啡肽的东西,内啡肽会让你专注的状态持续得更久,尤其在你获得平静和成就感的时候会更加贪婪的想要去获得它,简单说呢,就是你看到自己可以一气呵成的时候,你会发动全身的细胞神经,促使自己变成一个超级赛亚人,然后去完成某项工作这个巨大而神圣的使命。然后呢结果大家都猜到了吧,就是超级赛亚人他很快就虚了,更不用说去完成后面的番茄钟了。千万别问我为什么会知道这个,因为类似这种事情,在码师身上天天都在发生呀。

第三种情况,就是环境的因素。我们把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来讲。内部环境呢,就是你的体内环境,你的心情好坏,身体疼痛或者兴奋与否,都会一一影响到你的表现,决定你是否能正常的去执行这个工作任务。这里我举个例子,你正怀着兴奋的心情在梳理总结多线程并发的技术细节,接下来网页上跳动的关于chatgpt的神话故事让你激动的放弃了手头的任务,转而开始研究chatgpt怎么搭建环境这回事去了,最后以你自己发现手头没有可用的vpn作为结局。至于外部环境的话,则主要看你周边的人,事物是否总会对你的工作产生干扰。假想一下你周边的同事都在远程会议的场景,而你此时正在努力的编写一段复杂的代码。我想你可能随时会崩溃(哪怕你还带着入耳式降噪耳机)。

小结一下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番茄工作法的一切。让我们回顾一下重点:
番茄工作法的步骤包括:先罗列并拆分好任务,然后以每25分钟一个番茄钟的节奏去工作,每番茄钟后休息3-5分钟,每四个番茄钟后休息15-30分钟。
任务拆分不合理,过度专注,不利的环境因素都会让番茄工作法的效果大打折扣,在实际工作应用时,我们应当主动去识别这些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所在,也就是做到更清晰更合理的任务拆分,严格控制时间(不要贪婪,及时调整),打造让自己专注的条件。
需要做到在未来的工作中持续优化,持续进步。如此,你方可得意地对同事说,嘿,看我是怎么样驾驭番茄工作法的吧。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我是美码师,欢迎点赞收藏,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