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语言基础知识梳理与总结

发布时间 2023-11-01 12:30:43作者: 庄佳星

导语:

Java作为一门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领域的编程语言,具备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本篇博客将对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与总结,包括标识符、运算符、流程控制、循环结构、分支结构、数组、方法、类与对象等相关知识点,帮助读者快速掌握Java基础。

目录:
1. 标识符
2. 运算符
3. 流程控制
4. 循环结构
5. 分支结构
6. 数组
7. 方法
8. 类与对象

正文:

  1. 标识符:

    • 标识符是程序中用来标识变量、方法、类等元素名称的命名规则。
    • 合法的标识符由字母、数字、下划线和美元符号组成,并且不能以数字开头。
    • 建议使用具有描述性的、易于理解的标识符命名方式,遵循驼峰命名法等命名约定。
  2. 数据类型:

    • Java的数据类型可以分为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
    • 基本数据类型包括整数类型(byte、short、int、long)、浮点数类型(float、double)、字符类型(char)和布尔类型(boolean)。
    • 引用数据类型包括类、接口、数组等。
  3. 运算符:

    • Java提供了一系列运算符用于执行算术、逻辑、赋值和比较操作等。
    • 常见的运算符包括算术运算符(+、-、*、/、%)、赋值运算符(=、+=、-=等)、比较运算符(==、!=、>、<等)和逻辑运算符(&&、||、!等)。
  4. 流程控制: 4.1 条件语句:

    • if-else语句用于根据条件判断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 switch-case语句用于根据表达式的值选择性地执行不同的代码。

    4.2 循环语句:

    • while循环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重复执行代码块。
    • do-while循环先执行一次代码块,然后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重复执行。
    • for循环通过设置循环变量的初始值、循环条件和每次迭代的操作来控制循环次数。
  5. 数组:

    • 数组是一种用于存储多个相同类型数据的容器。
    • 在Java中,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可以通过索引访问数组中的元素。
  6. 方法:

    • 方法是一段可重复使用的代码块,用于实现特定的功能。
    • 定义方法时需要指定方法名、参数列表和返回类型。
  7. 类与对象:

    • 类是一种封装了属性和行为的模板,用于创建对象。
    • 对象是类的实例,具有特定的属性和行为。

详细内容

1. 标识符:

Java标识符是指用于表示变量、方法、类或接口等程序元素的名称。在Java中,标识符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1. 标识符只能由字母、数字、下划线(_)和美元符号($)组成。
- 标识符不能以数字开头,只能以字母、下划线或美元符号开头。
- 标识符区分大小写。

2. 标识符不能是Java中的关键字或保留字。
- 关键字是Java语言中已经定义的单词,如public、class、void等,不能作为标识符使用。
- 保留字是Java语言中未来可能使用的单词,不能作为标识符使用。

3. 标识符的长度没有限制,但为了提高程序可读性,建议使用具有描述性的名称。

4. 标识符应该遵循Java的命名规范。
- 类名应该以大写字母开头,采用驼峰式命名法,如MyClass。
- 变量名和方法名应该以小写字母开头,采用驼峰式命名法,如myVariable、myMethod()。
- 常量名应该全部以大写字母表示,单词之间用下划线分隔,如MY_CONSTANT。

2.运算符

  1. 算术运算符:

    • 加法:+
    • 减法:-
    • 乘法:*
    • 除法:/
    • 取余:%
    • 自增:++
    • 自减:--
  2. 赋值运算符:

    • 简单赋值:=
    • 加法赋值:+=
    • 减法赋值:-=
    • 乘法赋值:*=
    • 除法赋值:/=
    • 取余赋值:%=
    • 位运算赋值:&=、|=、^=、>>=、<<=等
  3. 比较运算符:

    • 相等:==
    • 不相等:!=
    • 大于:>
    • 小于:<
    • 大于等于:>=
    • 小于等于:<=
  4. 逻辑运算符:

    • 逻辑与:&&
    • 逻辑或:||
    • 逻辑非:!

3. 流程控制:

  1. 条件语句:

    • if语句:根据条件的真假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 if-else语句:根据条件的真假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 if-else if-else语句:根据多个条件的真假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 switch语句:根据表达式的值选择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2. 循环语句:

    • while循环:在条件为真时重复执行一段代码块。
    • do-while循环:先执行一次代码块,然后在条件为真时重复执行。
    • for循环:按照指定的初始化、条件和迭代方式重复执行一段代码块。
    • 增强的for循环:用于遍历数组或集合等数据结构。
  3. 跳转语句:

    • break语句:终止当前循环或switch语句的执行。
    • continue语句:跳过当前循环的剩余代码,进入下一次循环迭代。
    • return语句:结束方法的执行,并返回一个值(如果有)。

4. 循环结构:

    1. while循环:在条件为真时重复执行一个代码块,直到条件为假或者出现break语句退出循环。

      while(条件){
         //执行代码块
      }
      
    2. do-while循环:先执行一次代码块,然后在条件为真时重复执行,直到条件为假或者出现break语句退出循环。

      do {
         //执行代码块
      } while (条件);
      
    3. for循环:按照指定的初始化、条件和迭代方式重复执行一个代码块,直到条件不满足或者出现break语句退出循环。

      for (初始化; 条件; 迭代方式) {
         //执行代码块
      }
      
    4. 增强的for循环:用于遍历数组或集合等数据结构中的所有元素。

      for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数组名/集合名) {
         //执行代码块
      }
      

除了使用break语句提前退出循环外,还可以使用continue语句跳过当前循环迭代,进入下一次循环迭代。

循环结构可以用于处理大量重复性操作,简化程序的逻辑流程。

5. 分支结构:

  1. if语句:根据条件判断是否执行某段代码。如果条件为真,则执行if后面的代码块,否则不执行。

    if (条件) {
       //执行代码块
    }
    
  2. if-else语句:在if语句的基础上增加对条件不成立情况的处理,即如果条件为真则执行if后面的代码块,否则执行else后面的代码块。

    if (条件) {
       //执行代码块1
    } else {
       //执行代码块2
    }
    
  3. if-else if-else语句:在if-else语句的基础上增加多个条件判断,根据条件的不同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if (条件1) {
       //执行代码块1
    } else if (条件2) {
       //执行代码块2
    } else {
       //执行代码块3
    }
    
  4. switch语句:根据表达式的值选择执行不同的代码块。当表达式的值匹配某个case值时,则执行该case后面的代码块,如果没有匹配的值则执行default后面的代码块(可选)。

    switch (表达式) {
       case 值1:
          //执行代码块1
          break;
       case 值2:
          //执行代码块2
          break;
       ...
       default:
          //执行代码块n
    }

6. 数组:

在Java中,数组是一种用于存储多个相同类型元素的数据结构。数组可以存储基本数据类型(如int、float等)或引用数据类型(如对象、字符串等)。以下是关于数组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操作:

  1. 声明数组:

    数据类型[] 数组名;  // 声明一个数组
    数据类型[] 数组名 = new 数据类型[长度];  // 声明并创建一个指定长度的数组
    
  2. 初始化数组:

    数组名[index] = 值;  // 给指定索引位置赋值
    数据类型[] 数组名 = {元素1, 元素2, ...};  // 声明并初始化一个数组
    
  3. 访问数组元素:

    数组名[index];  // 通过索引访问数组元素
    
  4. 获取数组长度:

    数组名.length;  // 获取数组的长度
    
  5. 遍历数组:

    for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数组名) {
       // 执行代码块
    }
    
  6. 多维数组:

    数据类型[][] 数组名;  // 声明一个二维数组
    int[][] array = new int[row][column];  // 声明并创建一个二维数组
    

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分配的一块内存空间,通过索引可以访问和修改数组中的元素。需要注意的是,索引从0开始,因此数组索引的范围是0到长度减1。

7. 方法:

以下是Java方法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语法:

  1. 声明方法:

    [访问修饰符] [static] 返回类型 方法名(参数列表) {
       // 方法体
       [return 返回值;]
    }
    

    其中,访问修饰符指定了方法的访问权限(public、protected、private等),static关键字表示该方法为静态方法,返回类型指定了方法返回值的类型,方法名为方法的标识符,参数列表指定了方法所需的输入参数,方法体是方法的具体实现代码块,return语句用于返回方法的结果。

  2. 调用方法:

    方法名(参数值);  // 调用一个方法
    变量 = 方法名(参数值);  // 调用一个方法并将返回值赋给变量

8. 类与对象:

  1. 以下是关于Java类与对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语法:

    1. 声明类:

      [访问修饰符] class 类名 {
         // 类的成员变量(属性)
         // 类的方法(行为)
      }
      

      其中,访问修饰符指定了类的访问权限(public、protected、private等),类名是类的标识符,类的成员包括属性和方法。

    2. 创建对象:

      类名 对象名 = new 类名();
      

      使用new关键字创建一个类的实例,并将其赋值给对象引用变量。这样可以在内存中分配空间来存储对象。

    3. 访问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对象名.属性名;  // 访问对象的属性
      对象名.方法名();  // 调用对象的方法
      

      通过对象引用变量,可以访问对象的属性和调用对象的方法。

    4. 构造方法:

      构造方法是一种特殊的方法,用于初始化对象。构造方法与类同名,并且没有返回类型。每个类都至少有一个默认的构造方法,也可以自定义多个构造方法。

    5. 封装性:

      封装是面向对象编程的一个重要原则,它通过将属性设置为私有(private)并提供公共(public)的访问方法(getter和setter)来控制对属性的访问。

    6. 继承性:

      继承是一种类与类之间的关系,它允许一个类继承另一个类的属性和方法。子类可以继承父类的非私有成员,并且可以通过重写(override)方法来改变父类的行为。

结语:
本篇博客对Java语言基础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包括标识符、运算符、流程控制、循环结构、分支结构、数组、方法、类与对象等。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学习和使用Java的基础,希望读者通过本文能够对Java的基础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提供基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