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中的external-traffic-policy

发布时间 2023-04-14 17:39:38作者: 滴滴滴

K8s中的external-traffic-policy是什么?

 
 
【摘要】 external-traffic-policy,顾名思义“外部流量策略”,那这个配置有什么作用呢?以及external是指什么东西的外部呢,集群、节点、Pod?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个概念吧。

1      什么是external-traffic-policy

在k8s的Service对象(申明一条访问通道)中,有一个“externalTrafficPolicy”字段可以设置。有2个值可以设置:Cluster或者Local。

1)Cluster表示:流量可以转发到其他节点上的Pod。

2)Local表示:流量只发给本机的Pod。

图示一下:

2      这2种模式有什么区别

存在这2种模式的原因就是,当前节点的Kube-proxy在转发报文的时候,会不会保留原始访问者的IP。

2.1      选择(1)Cluster

注:这个是默认模式,Kube-proxy不管容器实例在哪,公平转发。

Kube-proxy转发时会替换掉报文的源IP。即:容器收的报文,源IP地址,已经被替换为上一个转发节点的了。

原因是Kube-proxy在做转发的时候,会做一次SNAT (source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所以源IP变成了节点1的IP地址。

ps:snat确保回去的报文可以原路返回,不然回去的路径不一样,客户会认为非法报文的。(我发给张三的,怎么李四给我回应?丢弃!)

这种模式好处是负载均衡会比较好,因为无论容器实例怎么分布在多个节点上,它都会转发过去。当然,由于多了一次转发,性能会损失一丢丢。

2.2      选择(2)Local

这种情况下,只转发给本机的容器,绝不跨节点转发。

Kube-proxy转发时会保留源IP。即:容器收到的报文,看到源IP地址还是用户的。

缺点是负载均衡可能不是很好,因为一旦容器实例分布在多个节点上,它只转发给本机,不跨节点转发流量。当然,少了一次转发,性能会相对好一丢丢。

注:这种模式下的Service类型只能为外部流量,即:LoadBalancer 或者 NodePort 两种,否则会报错。

同时,由于本机不会跨节点转发报文,所以要想所有节点上的容器有负载均衡,就需要上一级的Loadbalancer来做了。

不过流量还是会不太均衡,如上图,Loadbalancer看到的是2个后端(把节点的IP),每个Node上面几个Pod对Loadbalancer来说是不知道的。

想要解决负载不均衡的问题:可以给Pod容器设置反亲和,让这些容器平均的分布在各个节点上(不要聚在一起)。

affinity:
  podAntiAffinity:
    preferredDuringSchedulingIgnoredDuringExecution:
    - weight: 100
      podAffinityTerm:
        labelSelector:
          matchExpressions:
           - key: k8s-app
             operator: In
             values:
             - my-app
        topologyKey: kubernetes.io/hostname

像下面这样,负载均衡情况就会好很多~

3      两种模式该怎么选

要想性能(时延)好,当然应该选 Local 模式喽,毕竟流量转发少一次SNAT嘛。

不过注意,选了这个就得考虑好怎么处理好负载均衡问题(ps:通常我们使用Pod间反亲和来达成)。

 如果你是从外部LB接收流量的,那么使用:Local模式 + Pod反亲和,一般是足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