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高一这样搞,快乐三年没烦恼!

发布时间 2023-09-01 10:57:16作者: 苏苇如

文/苏苇如

一、

作家毕淑敏在《孝心无价》里写过这样一句话:“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其实成功很简单,就是在别人年轻的时候,就懂得他不年轻的时候才能懂得的道理,那你就能很轻松地超越他。孔子说四十不惑,如果你能在三十就达到别人四十岁的境界,那你就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这就等于是降维打击了。

老观众都知道我是个不善于吃苦的人,所以我就喜欢研究这样的投机取巧之道。在我小学的时候,大家都还在和加减乘除较劲儿。在这个维度我是干不过他们的,但是我爸当时教了我一手大家都还没学过的方程思维。那家伙,战斗力瞬间就不一样了,直接吊打三四年级的小朋友。一个再牛逼的小学生也顶不住一个三脚猫的高中生,这就是降维打击的恐怖之处。

想降维打击初一和高一的学生其实是很简单的。不管你是在初中、高中还是大学,你都能很轻松地一眼看出谁是一年级的、谁是二年级的。只要是傻乎乎的、呆头呆脑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的,基本都是一年级的。

在一年级的时候大多数人还意识不到要主动学习,一般到了二年级、三年级才能意识到。而这就是你在这个学校三年里最大的轻松超车机会——一年级是最适合奋斗的时期,而不是大多数人通常认为的三年级。一年级的一小步是三年级的一大步。

只要你比他们提前明白了这个道理,并且开始偷偷地搞学习苟发育,那么你就能积累起巨大的先发优势,从而形成降维打击。接下来的三年你都会过得相对轻松。

那么我为什么说高一是最适合奋斗的时期呢?这可不是我乱讲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你可以放心地看,每一点都是我的亲身体会,绝对不是瞎扯。

二、

首先,我们国家的教育是分阶段的,阶段内联系紧密,阶段外联系松散。在你上初中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初中知识非常难,因为你的老师总是让你用初中的知识造飞机。但是等你到了高中你就会发现,高中的老师只需要你用初中的知识拧螺丝而已。

新阶段对前一阶段的知识掌握情况要求是比较低的,在新一阶段的学习面前,可以说是众生平等。我高中有个玩儿得特别好的同学,他中考的时候半蒙半抄才勉强到了最低录取线。可想而知,他的初中水平有多差,但是他在高二的时候,照样混进了我们文科的重点班,超过了不知道多少初中成绩比他好的人。

在很多时候,阻碍一个人变强的,不是他的能力,而是他弱者的心态。一个人当弱者的时间久了,他就会习惯这种状态。他就会当得顺其自然,当得心安理得——上课想玩一下,没关系,我反正是个垃圾嘛;有个知识点没想明白,没关系,我反正是个垃圾嘛!

这就是惯性的力量。

甚至你自己都没有办法意识到这种惯性的存在。越往后,想要扭转这种惯性的力量就越难。因为同一个阶段的知识联系是很紧密的,你想扭转,欠下的债不允许你扭转啊!一年级的东西不会,二年级的东西你也看不懂啊!所谓积重难返,便是如此。

所以在新学校的第一年,一定要鸡贼地去刻意扭转这种惯性。告诉自己,这是我在新学校重新做人的唯一机会。因为这个时候你和其他人一样,都是崭新的,你没有历史包袱。等你到了二年级、三年级,如果你再想逆袭的话,你就会发现你不仅要补以前的空缺,同时还要学新课。鱼和熊掌怎么兼得?拆东墙,补西墙,怎么长久?在两者之间找平衡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运气不好,你就弱的也没补上,强的也给你拖垮了。

我和我那个哥们儿都是英语差得离谱。因为英语是少数几个带有积累性的学科,受前一阶段的学习影响非常大,所以补起来非常得艰难。但是其它几个科目我们都把握住了,没有受到初中基础的影响。像地理,我们最初连经纬线都没有听过,因为初中这种课都是混过来的嘛。但是后来我们的地理在年级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初中知识根本就没有影响到我理解高中课本。

不要因为自己以前是个废物,就给自己找一个继续当废物的理由。

三、

再说第二点。

进入新的学校,大部分人都处于一种极度亢奋的状态。毕竟到了一个新地方嘛,周围都是新同学,所以大家根本都无心学习。重点学校可能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你自行跳过。

你可以观察一下,无论是谈恋爱的还是打架斗殴的,基本上都集中在一年级这个时间点。就我以前读的那个学校,基本上每年开学第一个月,都要先开除十几个一年级的。

你趁着这个时间,在大家都还没意识到要认真学习的时候拼命学,你这不就等于是抢跑吗?在这个时间点,那就是一分耕耘十分收获。到了二年级、三年级,大家都知道要好好学习了。这个时候你再努力,你的排名还能轻松提高吗?

我记得我刚进学校的时候,是全校两百来名。我那个学校是个什么水平呢?别人家的开学典礼都说今年清华北大走了几个,一本率达到多少。我们高中呢?校长喜气洋洋地说:“同学们啊,今年我们学校考得好啊!二本走了几个,本科上线率又达到了多少。”最离谱的是,居然还有一大批连专科都考不上的。

我当估算了一下我的排名,大概是个三本下,专科上的水平。当时我这一颗火热的心就拔凉拔凉的了。

你们说,就我这个初始的水平还有挣扎的必要么?再挣扎也不过就是个末流二本的命了。学习?学个屁!但是这还不是最令人悲伤的,更加令人悲伤的是我发现上帝在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捎带手给你把窗户也关上。

大家说一说,高中不学习还能干啥呢?无非就是谈恋爱、玩手机、打架当老大这么几件事。但是我高中的那些个小姑娘吧,怎么说呢?那是完全不如在座的各位啊——肤浅,非常的肤浅!完全没有人发现我这个隐藏在茫茫人海中的有趣灵魂。唉,罢了,也可能是我当年隐藏得太好了。

俗话说,一流学校抓文化;二流学校抓成绩;三流学校抓纪律。我那个学校,抓学习一般般,但是抓手机那绝对是一流水平,24小时随时金属探测仪突击,常常让我怀疑我是在读书还是在学扫雷。再加上那个年头手机又很贵,所以玩手机是不属于我这种穷逼的。

最后就还有混社会这一条路,我们那时候混社会还是比较简朴的,不需要紧身裤、豆豆鞋之类的。只要你抽烟,我们就能玩得来。我问了一哈,最便宜的烟九块五一包,家境贫寒呐,我是直接告辞啊!有时候真的觉得,生活处处都在和我们这些穷逼作对。

开学了半个月,实在是找不到什么事情干。在那种全封闭的学校里,连本杂志都没有,只能天天盯着课本和卷子看。我现在觉得我之所以选了文科,可能是因为文科卷子上的阅读材料比较多,小故事比较多,多少也算是个课外读物,算是个消遣。高中三年,洗面奶上的配料表我估计也是看了三年。

但是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么玩着学。我第一次月考就从两百多名前进到了五六十名。这段时间的努力程度和我后来的学习是完全没有办法比拟的,但是它却是我排名提高最快的阶段,真是应了那句话——全靠同行衬托!

到了二年级、三年级之后,班上认真学习的同学就多了,哪怕是那些抽烟的混子也知道要努力了,有的同学甚至晚上用手电筒学习到一两点。这个时候你再想随便学学就能提高名次,那就已经是在做梦了,所以我的排名基本上在这个时期也就达到了巅峰。

四、

第三点是马太效应。

前面可能有同学会说,我现在努力了,也不过是一时之快,等到其他同学也开始努力了,不就追回来了么?我告诉你,这基本是不存在的。

首先是我第一点讲的积重难返,成绩它不是这么好追的。其次是当你的成绩在班级里冒尖的时候,你的的老师自然就会注意到你,就会有意识地去培养你,所有的学习资源都会尽可能的向你倾斜,你就是不想变强都很难啊!这也就是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不信的话,你可以回想一下——在之前的学校里,是从开学就成绩好,然后一直保持到毕业的同学多?还是中途突然杀出,毕业逆袭的黑马多?我想结果不用我多说。我们现在有个词叫阶级固化,我觉得这也可以叫做成绩固化。

我读高中的时候是个偏科的铁废物,英语数学经常不及格。这也是我前面说到的开学不够努力的恶果嘛,当时觉得这两门课学起来很痛苦,没意思,所以你懂的啊——我反正是个垃圾嘛!但是我文综和语文强啊,在我们那个郊区学校还算有肩负起老师奖金的潜力,所以就算是我不想学,老师也会帮着我学,也会额外给我布置学习任务,开小灶补习。

据我观察,成绩中游及以下的同学,基本上是没有这个待遇的。这倒不是什么师德问题,主要还是一个考核机制的问题。对于老师来说,优等生才是评价他业务水平的指标,一个清北的分量肯定是远大于n个普通985的。老师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最优解。

五、

再说第四点。

在大多数科目里,高一的课程是最难的,现在换了新教材,可能会好一点。反正在我读书的时候,光一个地球运动就不知道难倒了多少人。这一部分内容没有老师教,光凭自己研究,是很难学通的。

开学认真学,就可以带来两个好处:第一是掌握了最难的部分,容易和人拉开差距;第二是为一轮复习赢得了喘息时间。基础打好了,一轮复习是很轻松的,不要被网上那些初三高三的帖子给唬住了。

我高三的时候就是纯休闲,反正讲的我都会,比高一高二上新课的时候轻松多了。所以我高三的时候,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都是非常好的。我身边有不少同学就是最开始的基础没打好,高一的时候上课不听讲,光传小纸条谈恋爱、撕逼去了。所以一轮复习一开始压力就非常大,可谓身心俱疲,百病缠身。

高一的内容又难,复习讲得又快;听又听不懂,想又想不明白。只能干着急,干上火。尤其是很多女同学,当然了,文科也没有几个男同学。虽然这些同学的努力程度是远胜于我,但是最终的分数都离我还有一定的距离。因为我这人够鸡贼嘛,在高一我就抓住时机偷偷发育,闷声发大财了嘛。

同样是提高一分,高一的难度和高三的难度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刚享受完暑假的你,正是精力充沛的时间段,现在努力学习对你来说那根本就不是问题嘛。但是到了高三,你已经经历了两年至少是六点起,十一点睡的生活。说实话,我都不知道高中有几天是不困的,而且很可能还有胃病、神经衰弱等毛病缠着你。你说在这种情况下,你还怎么努力学呀?

高中三年,一言以蔽之,一个字——熬!能熬过这三年就不错啦,能在最后还有精力去冲刺的人,那都不是一般人。你要相信,大部分人都是一般人。

六、

再说第五点,是找到你真正擅长的学科。

如果你是高中生,那么你在开学之初就会遇到物化生、政史地这六个学科。高考的时候这里面只考三门,所以有三门学科你是要放弃的。如果你在这个时间段里没有认真学习,那么你对这些学科就很难有一个深入的了解,那么你自然就很难判断出究竟哪些学科才是你真正擅长的、真正喜欢的。

大学生们常说,今天考试流下的泪都是当初报志愿时脑子里进的水。高中选科也是一样的,如果你浑浑噩噩的凭感觉或者跟风选择了你不擅长的科目,那我就要恭喜你啦,你痛苦的生活就要开始啦!

我读初中的时候物理、化学都是顶尖水平。尤其是物理,印象中只拿过一次第二,剩下都是第一。我那时候从来不考虑我物理是第几名,因为这不是一个需要我思考的问题,我唯一需要思考的就是我这次物理是不是满分。我这个人记忆力不太好,但是逻辑思维能力还算过得去,所以几乎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认为我是一个学理科的好苗子,文科是完全不适合我的。

但是经过我高一一年相对刻苦的学习,我非常震惊地发现我真正适合的其实是文科,文理也绝不像外人所说的一个是靠背诵一个是靠思考。这是我不认真学习,我绝对发现不了的东西。如果我高一那年和某些同学一样浑浑噩噩地混日子,把高一玩过去,那么我一定会按照我以往的认知去选择理科,那也就意味着我痛苦的人生就此开始了。

很多人到了高二、高三开始认真学习了。他才发现,啊,这这不对劲啊?自己选择的科目怎么和刚选科时完全不一样啦?选科好像选瞎啦!可惜啊,亡羊补牢,为时晚矣。

每个人对于学习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不要把命运的选择权交给别人,也不要稀里糊涂地选择命运,自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七、

最后是第六点——人言可畏。

古人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们每个人对别人都会有一个固有认知,这种认知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我们也把它叫做刻板印象。如果你一入学就展示了一个认真学习的形象。那么你努力学习,别人不会嫉妒你,只会觉得你确实厉害,从心里就认同你。因为在他们心里,你这样是完全正常的。你在大家的期望中也会不由自主地努力保持成绩。

如果你到了我说的那个位置,你自然就能够体会这种骑虎难下的感觉。我估计所谓的“优秀是一种习惯”也有这样一部分因素。

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玩手机混日子,一副学渣的样子。那你就难受了,永远不要低估嫉妒的力量,后期你想要奋发图强,你身边的那些人可是不会答应的。在他们心中,你本来不过就是一个和他们一样的学渣而已。现在你竟然想跑到他们前头了,这太不正常啦!这是大多数人难以容忍的,所以他们会想方设法地阻止你。

铺天盖地的冷嘲热讽会像潮水一般地向你涌来——哟,这不是那谁谁嘛?居然也假模假样地开始学习了,怕不是要考个年级第一哟?到时候考好了,那你可得好好教教我们哟?

人言可畏呀,不知道有多少人就是败给了这种酸言酸语。想要努力奋进,却受限于身边人的刻板印象。不愿意得罪他们,面子上又抹不开,最终就只能选择妥协,选择放纵,最后深陷泥潭!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人的刻板印象就是一副普通人很难挣脱的枷锁,成也由它,败也由它。周围人对你的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它就会裹挟着你不断前进,不问前方是希望还是绝望。很多UP主做大了以后难以转型,也是如此。因为这样的突破需要莫大的勇气与坚韧,大多数人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如果你不具备这样的能力,那你就不要让自己陷入这样的境地。势利纷华,近之而不染者洁,不近者亦洁,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八、

我从小学起,就是坐在垃圾桶旁边的那种学生。我很明白一个学渣要遭受多少冷眼与不公,这是骗得了别人骗不过自己的事情。像初一、高一这样能咸鱼翻身的机会不多,希望各位能把握得住。

我对各位是有感情的,所以才絮絮叨叨地说这么多。因为这样的机会真的太少了,人生的关键节点就那么几个。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后记:

努力的时机有时候比努力的多少更为重要,三十年前跨越阶级容易,今天跨越阶级就难了。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智者总是在众人还未察觉时便已播下种子,而众人总是等到智者收获时才慌忙地意识到该播种了。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个妹子已经是第二年读一年级了,所以她的成绩表现得极为突出,因此也深受老师表扬和器重。对于两个一模一样的学生,一个受老师冷落,一个受老师器重,不用三年,只需一年,他们成绩和性格就会有天壤之别。诸位都上过十几年学,恐怕对此深有体会。

每每想到这位同学,我就不得不叹服她父母的智慧之高,真是把“降维打击”玩明白了。那些孩子到了初三、高三才想着拼命补习、逼着孩子学习的家长,在我这位小学同学家长面前,简直稚嫩得犹如一个幼儿园孩子。

树都已经长得比人高了才想着去掰正,太过于后知后觉咯。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时候不对,功夫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