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总结blog3

发布时间 2023-12-07 11:06:59作者: 逍翊

前言

第七次题目集:该次题目集有四道题目,有两道是考察的HashMap的检索与排序功能,一道是考察的多态的运用,最重要的一道便是成绩计算系统-2,第六次题集的成绩计算系统的升级版,该题在前一个系统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一种课程类型:实验,也增加了对应的考核方式。

第八次题目集:该次题目集共有五道题目,考察了Arraylist容器的排序方法,两种身份证排序方法,自定义接口,覆盖等知识,还有成绩计算系统-3.,在成绩计算系统-2的基础上的升级版,修改类结构,将成绩类的继承关系改为组合关系,成绩信息由课程成绩类和分项成绩类组成,课程成绩类组合分项成绩类,分项成绩类由成绩分值和权重两个属性构成,该次计算系统改变了原先的输入方式,也改变了对成绩的计算方式,难度大大增加。

期末考试:此次期末考试共分为选择题以及编程题两种题型,立体图形问题和魔方问题考察了多态与继承的知识,display(RubikCube cube)方法为Main类中定义的静态方法,用户输出魔方的信息,用于体现多态性,魔方排序题目中RubikCube类要实现Comparable接口,体现了接口的知识。

设计与分析

7-3 课程成绩统计程序-2
分数 60

 

课程成绩统计程序-2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增加了实验课,以下加粗字体显示为本次新增的内容。

某高校课程从性质上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实验课,从考核方式上分为:考试、考察、实验

考试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分别乘以权重值得出,比如平时成绩权重0.3,期末成绩权重0.7,总成绩=平时成绩*0.3+期末成绩*0.7。

考察的总成绩直接等于期末成绩

实验的总成绩等于课程每次实验成绩的平均分

必修课的考核方式必须为考试,选修课可以选择考试、考察任一考核方式。实验课的成绩必须为实验。

代码相关类图:

 相关复杂度的分析:

分析:

代码结构:

该程序使用了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将学生、课程、选课、考试、考察、实验、班级等概念抽象成类,并利用集合类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

程序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定义类和方法、输入数据并计算学生成绩、计算课程成绩和班级成绩。


类和方法:
学生(Student)类:包含姓名、学号、所在班级等属性,以及添加考试成绩、查询个人成绩、计算平均分数等方法。
课程(Course)类:包含课程名称、课程编号等属性,以及添加学生到选课名单中、查询选课名单、计算平均分数等方法。
选课(CourseSelect)类:包含学生、课程和成绩等属性,以及添加选课记录、查询选课历史记录、修改成绩等方法。
考试(Exam)类:包含考试成绩等属性,以及计算总分、计算平均分数等方法。
考察(Inspect)类:包含考察成绩等属性,以及计算总分、计算平均分数等方法。
实验(Experiment)类:包含实验成绩等属性,以及计算总分、计算平均分数等方法。
班级(Class)类:包含学生、课程和成绩等属性,以及添加选课记录、查询选课历史记录、计算平均成绩等方法。


输入数据和计算成绩:
首先输入学生信息、课程信息和选课信息,将这些信息存储在对应的类中。
接着输入学生考试、考察和实验成绩,将这些成绩存储在对应的选课记录中。
计算学生的总成绩和平均分数,以及课程和班级的平均分数,分别调用对应类中的方法实现。

 

7-1 容器-ArrayList-排序
分数 12
作者 蔡轲
单位 南昌航空大学

题目描述

编辑

输入多个学生的成绩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数学成绩、物理成绩。

学号是每个学生的唯一识别号,互不相同。

姓名可能会存在重复。

要求:使用ArrayList存储学生信息。

输入格式:

输入多个学生的成绩信息,每个学生的成绩信息格式:学号+英文空格+姓名+英文空格+数学成绩+英文空格+物理成绩

以“end”为输入结束标志

输出格式:

按数学/物理成绩之和从高到低的顺序输出所有学生信息,每个学生信息的输出格式:学号+英文空格+姓名+英文空格+数学/物理成绩之和

成绩相同的情况,按输入的先后顺序输出。

相关类图

 相关复杂度的分析:

 

分析:

代码功能:

该程序通过输入学生的信息(学号、姓名、数学成绩、物理成绩),计算学生的总成绩,并按照总成绩进行排序,最后输出排好序的学生信息。

代码结构:

主程序位于Main类中,其中main方法用于接收用户输入、创建Student对象并存储在ArrayList中,然后使用Collections.sort对学生列表进行排序,并最终输出排好序的学生信息。

学生类Student包含学号、姓名、数学成绩、物理成绩和总成绩等属性,以及一个构造方法用于初始化学生信息和计算总成绩,另外还覆盖了toString方法以便能够直接输出学生信息。

主要步骤:

通过循环不断接收用户输入的学生信息,直到输入"end"为止。

将输入的学生信息解析并创建Student对象,然后添加到students列表中。

使用Collections.sort对students列表进行排序,排序规则是根据学生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

最后遍历排序后的学生列表,输出学生的学号、姓名和总成绩。

 

 7-2 课程成绩统计程序-3

分数 64
作者 蔡轲
单位 南昌航空大学

课程成绩统计程序-3在第二次的基础上修改了计算总成绩的方式,

要求:修改类结构,将成绩类的继承关系改为组合关系,成绩信息由课程成绩类和分项成绩类组成,课程成绩类组合分项成绩类,分项成绩类由成绩分值和权重两个属性构成。

完成课程成绩统计程序-2、3两次程序后,比较继承和组合关系的区别。思考一下哪一种关系运用上更灵活,更能够适应变更。

题目最后的参考类图未做修改,大家根据要求自行调整,以下内容加粗字体显示的内容为本次新增的内容。

某高校课程从性质上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实验课,从考核方式上分为:考试、考察、实验。

考试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分别乘以权重值得出,比如平时成绩权重0.3,期末成绩权重0.7,总成绩=平时成绩*0.3+期末成绩*0.7。

考察的总成绩直接等于期末成绩

实验的总成绩等于课程每次实验成绩乘以权重后累加而得。

课程权重值在录入课程信息时输入。(注意:所有分项成绩的权重之和应当等于1)

必修课的考核方式必须为考试,选修课可以选择考试、考察任一考核方式。实验课的成绩必须为实验。

相关类图分析:

 相关复杂度分析:

 

分析:

类和接口:

 

Main类:包含主程序入口和处理输入的方法。

School类:用于管理班级信息,包括添加班级、查找班级、展示班级和学生信息等功能。

Class_类:代表班级,包含学生信息和班级平均分计算等功能。

Student类:代表学生,包含学生基本信息、总成绩、成绩统计等功能。

Curriculum类:用于管理课程信息,包括添加课程、查找课程等功能。

Course类:代表课程,包含课程基本信息、权重值设置等功能。

TheSystem类:用于管理选课系统,包括添加选课、查询课程成绩等功能。

Score抽象类:代表成绩,包含考试成绩、测试成绩和实验成绩等子类。

SelectCourse类:代表选课信息,包含课程、成绩和学生等信息。

代码逻辑:

 

Main类中的processInput方法对输入进行解析和处理,根据不同的输入格式调用相关的方法进行课程信息录入和学生成绩录入。

School类用于管理班级信息,包括学生的添加和展示班级信息。

Class_类包含了学生信息和班级平均分计算的方法。

Curriculum类管理课程信息,包括课程的添加和查找。

TheSystem类用于管理选课系统,包括添加选课记录和查询课程平均成绩等功能。

 

7-2 魔方问题
分数 20
作者 段喜龙
单位 南昌航空大学

问题描述:本问题中的魔方有两种,一种是正方体魔方,一种是正三棱锥魔方,其中,正方体或正三棱锥魔方是由单元正方体或正三棱锥组成,单元正方体或正三棱锥的个数由阶数(即层数)决定,即魔方边长=阶数*单元边长。魔方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利用“立体图形”问题源码,实现如下功能:

魔方有三个属性:颜色,阶数,类型(正方体魔方、正三棱锥魔方),程序要求输出魔方的颜色、表面积和体积。参考设计类图如下所示:

image.png

主方法部分可参考如下源码(可拷贝直接使用):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canner input = new Scanner(System.in);
        
        String color = input.next();
        int layer = input.nextInt();
        double side = input.nextDouble();        
        
        RubikCube cube1 = new SquareCube(color, layer,new Cube(side)); 
                
        color = input.next();
        layer = input.nextInt();
        side = input.nextDouble();
        
        RubikCube cube2 = new RegularPyramidCube(color, layer,new RegularPyramid(side));
        display(cube1);
        display(cube2);
    }
}
 

其中,display(RubikCube cube)方法为Main类中定义的静态方法,用户输出魔方的信息,用于体现多态性。

相关类图分析

‘’相关复杂度分析:

代码分析:

这段代码实现了一个魔方立方体的类层次结构,并对输入的不同类型的魔方立方体进行排序和输出。

首先,定义了一个抽象类RubikCube,其中包含color(颜色)和layer(层数)两个成员变量,以及一个抽象方法getSurfaceArea(获取表面积)和getVolume(获取体积),并实现了Comparable接口用于比较不同魔方立方体的体积大小。

接着,定义了Cube类,表示立方体,包含一个side(边长)成员变量,并实现了getSurfaceArea和getVolume方法,计算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然后,定义了SquareCube类,表示正方形魔方立方体,继承自RubikCube类,并包含一个Cube对象作为单位立方体。SquareCube类重写了getSurfaceArea和getVolume方法,计算正方形魔方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接下来,定义了RegularPyramid类,表示正四棱锥,包含一个side(底边长)成员变量,并实现了getSurfaceArea和getVolume方法,计算正四棱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最后,定义了RegularPyramidCube类,表示正四棱锥魔方立方体,继承自RubikCube类,并包含一个RegularPyramid对象作为单位立方体。RegularPyramidCube类重写了getSurfaceArea和getVolume方法,计算正四棱锥魔方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在主函数中,首先创建一个ArrayList用于存储魔方立方体对象。然后,通过输入选择不同类型的魔方立方体,并将其添加到ArrayList中。最后,使用Collections.sort方法对ArrayList进行排序,根据魔方立方体的体积进行升序排序,然后遍历ArrayList,输出每个魔方立方体的颜色、表面积和体积。

总结:这段代码通过类的继承和组合实现了一个魔方立方体的类层次结构,并利用Comparable接口对不同类型的魔方立方体进行排序和输出。

 

 踩坑心得

1.返回值出错,由其他类返回到其他类的返回值可能因为private的缘故出错
2.书写boolean类,巧妙的运用布尔类型可以返回很多需要判断的问题以及数据
3.类方法的调用,在调用类方法的时候,或者写对象的属性的时候,经常会出错,因为写代码中是因为自己原因写的不正规
4.首先写系统的输入,要学会用lambda表达式筛选信息。
5.其次可以书写多个构造方法,构造一个类的不同情况
6.对于复杂的数据,可以储存在集合中对数据处理,然后输出。
7.在方法中多次循环,会出现重复遍历的情况,增加内存。
8.对异常的处理,要从录入情况开始,不要到最后判断。否则很难。

 

改进建议

         输入时,我应该把main函数里的方法放在一个新构造的类中,这样在主类中就不会那么繁琐,思路看起来也更清晰,可读性更强。更重要的是,Java本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诸如截取字符串,排序......等诸多方法供我们直接调用,这样会节约很多时间。并且,我应该多用类来写功能,而不是什么代码都挤到同一个类中,调试起来就很麻烦,而且利用率低,可重复性不高。代码可读性不强,过于复杂。成员方法设计有些许问题,导致参数在方法里多次循环,浪费时间与内存。 在克服这些困难中,我不断去查代码,学习新知识,查算法,学习arraylist,huahset,hashmap,boolean或者询问别人,通过学习他人的代码,结合自己的理解,将代码不断修改完全,从不会书写类,到学习修改报错,对于idea的使用,比如调试,插件的安装与查找等技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现在可以做到以idea调试独自解决代码出现的问题,很多问题通过百度可以解决。自身解决问题能力大大提升。

 

总结:

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我有以下总结:

 

   学习基础知识:在学习任何编程语言之前,首先要掌握基础知识。了解Java的基本概念、语法规则、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流程等。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参加培训课程或在线教育平台来学习。


  理解面向对象编程:Java是一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因此理解面向对象的概念和原则是非常重要的。掌握类、对象、继承、封装、多态等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设计和实现程序。

掌握Java核心库:Java提供了丰富的核心库,包括输入输出、集合框架、多线程、异常处理等功能。学习和掌握这些核心库的使用,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实践编程:理论知识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实践是巩固和提升的关键。通过编写实际的Java程序来锻炼自己的编程能力。可以选择一些小项目或者参与开源项目,积累经验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编码水平。

学习调试技巧:在编写程序时,难免会遇到错误和bug。学会使用调试工具和技巧,能够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同时,学会阅读和理解错误信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调试程序。

参与社区和交流:Java拥有庞大的开发者社区,有很多优秀的论坛、博客和社交媒体群组。参与这些社区,与其他开发者交流经验和技巧,可以加快学习进度并获得更多的帮助。

持续学习和更新:Java是一门不断发展和更新的编程语言,新的版本和功能不断推出。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关注最新的发展动态,并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
7-3 课程成绩统计程序-2
分数 60
作者 蔡轲
单位 南昌航空大学

课程成绩统计程序-2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增加了实验课,以下加粗字体显示为本次新增的内容。

某高校课程从性质上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实验课,从考核方式上分为:考试、考察、实验

考试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分别乘以权重值得出,比如平时成绩权重0.3,期末成绩权重0.7,总成绩=平时成绩*0.3+期末成绩*0.7。

考察的总成绩直接等于期末成绩

实验的总成绩等于课程每次实验成绩的平均分

必修课的考核方式必须为考试,选修课可以选择考试、考察任一考核方式。实验课的成绩必须为实验。

1、输入:

包括课程、课程成绩两类信息。

课程信息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考核方式(可选,如果性质是必修课,考核方式可以没有)三个数据项。

课程信息格式:课程名称+英文空格+课程性质+英文空格+考核方式

课程性质输入项:必修、选修、实验

考核方式输入选项:考试、考察、实验

考试/考查课程成绩信息包括:学号、姓名、课程名称、平时成绩(可选)、期末成绩

考试/考查课程信息格式:学号+英文空格+姓名+英文空格+课程名称+英文空格+平时成绩+英文空格+期末成绩

实验课程成绩信息包括:学号、姓名、课程名称、实验次数、每次成绩

实验次数至少4次,不超过9次

实验课程信息格式:学号+英文空格+姓名+英文空格+课程名称+英文空格+实验次数+英文空格+第一次实验成绩+...+英文空格+最后一次实验成绩

以上信息的相关约束:

1)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权重默认为0.3、0.7

2)成绩是整数,不包含小数部分,成绩的取值范围是【0,100】

3)学号由8位数字组成

4)姓名不超过10个字符

5)课程名称不超过10个字符

6)不特别输入班级信息,班级号是学号的前6位。

2、输出:

输出包含三个部分,包括学生所有课程总成绩的平均分、单门课程成绩平均分、单门课程总成绩平均分、班级所有课程总成绩平均分。

为避免误差,平均分的计算方法为累加所有符合条件的单个成绩,最后除以总数。

1)学生课程总成绩平均分按学号由低到高排序输出

格式:学号+英文空格+姓名+英文空格+总成绩平均分

如果某个学生没有任何成绩信息,输出:学号+英文空格+姓名+英文空格+"did not take any exams"

2)单门课程成绩平均分分为三个分值:平时成绩平均分(可选)、期末考试平均分、总成绩平均分,按课程名称的字符顺序输出

考试/考察课程成绩格式:课程名称+英文空格+平时成绩平均分+英文空格+期末考试平均分+英文空格+总成绩平均分

实验课成绩格式:课程名称+英文空格+总成绩平均分

如果某门课程没有任何成绩信息,输出:课程名称+英文空格+"has no grades yet"

3)班级所有课程总成绩平均分按班级由低到高排序输出

格式:班级号+英文空格+总成绩平均分

如果某个班级没有任何成绩信息,输出:班级名称+英文空格+ "has no grades yet"

异常情况:

1)如果解析某个成绩信息时,课程名称不在已输入的课程列表中,输出:学号+英文空格+姓名+英文空格+":"+课程名称+英文空格+"does not exist"

2)如果解析某个成绩信息时,输入的成绩数量和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匹配,输出:学号+英文空格+姓名+英文空格+": access mode mismatch"

以上两种情况如果同时出现,按第一种情况输出结果。

3)如果解析某个课程信息时,输入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匹配,输出:课程名称+" : course type & access mode mismatch"

4)格式错误以及其他信息异常如成绩超出范围等,均按格式错误处理,输出"wrong format"

5)若出现重复的课程/成绩信息,只保留第一个课程信息,忽略后面输入的。

信息约束:

1)成绩平均分只取整数部分,小数部分丢弃

参考类图(与第一次相同,其余内容自行补充):


e724fa4193aa9ee32e78a68cd96fd6df_22401e04-c501-4b28-bb65-dabe39d374e7.png

 

输入样例1:

在这里给出一组输入。例如:

java 实验 实验
20201103 张三 java 4 70 80 90
end

输出样例1:

在这里给出相应的输出。例如:

20201103 张三 : access mode mismatch
20201103 张三 did not take any exams
java has no grades yet
202011 has no grades yet

输入样例2:

在这里给出一组输入。例如:

java 实验 实验
20201103 张三 java 3 70 80 90
end

输出样例2:

在这里给出相应的输出。例如:

wrong format
java has no grades yet

输入样例3:

在这里给出一组输入。例如:

java 必修 实验
20201103 张三 java 3 70 80 90 100
end

输出样例3:

在这里给出相应的输出。例如:

java : course type & access mode mismatch
wrong format

输入样例4:

在这里给出一组输入。例如:

java 必修 实验
20201103 张三 java 4 70 80 90 105
end

输出样例4:

在这里给出相应的输出。例如:

java : course type & access mode mismatch
wrong format

 

输入样例5:

在这里给出一组输入。例如:

java 选修 考察
C语言 选修 考察
java实验 实验 实验
编译原理 必修 考试
20201101 王五 C语言 76
20201216 李四 C语言 78
20201307 张少军 编译原理 82 84
20201103 张三 java实验 4 70 80 90 100
20201118 郑觉先 java 80
20201328 刘和宇 java 77
20201220 朱重九 java实验 4 60 60 80 80
20201132 王萍 C语言 40
20201302 李梦涵 C语言 68
20201325 崔瑾 编译原理 80 84
20201213 黄红 java 82
20201209 赵仙芝 java 76
end
 

输出样例5:

在这里给出相应的输出。例如:

20201101 王五 76
20201103 张三 85
20201118 郑觉先 80
20201132 王萍 40
20201209 赵仙芝 76
20201213 黄红 82
20201216 李四 78
20201220 朱重九 70
20201302 李梦涵 68
20201307 张少军 83
20201325 崔瑾 82
20201328 刘和宇 77
C语言 65 65
java 78 78
java实验 77
编译原理 81 84 82
202011 70
202012 76
202013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