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视觉SLAM十四讲(1)——什么是SLAM?

发布时间 2023-07-05 20:17:53作者: Love&Robot

1.为什么要写《重读视觉SLAM十四讲》系列博文?

  1. 首先,是因为自己觉得基础知识还没有掌握牢固,需要进一步巩固。

  2. 能够对书本内容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扩充,便于以后查阅。

  3. 分享知识。

  4. 希望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完整个系列的博文,同时又不缺乏数学上的严谨性。

2.什么是SLAM?

在这里我不想说严格的定义,我只讲一下我个人的理解,需要严格定义的小伙伴可自行上网搜索。

按我个人理解来说,SLAM表示的意思其实就是机器人通过传感器,在环境中进行自我定位绘制环境地图的一个过程。

其中,提到的传感器包括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这里所说的内部和外部是相对于机器人自身的运动观测量来说的,也就是机器人本体的运动数据。内部传感器主要有惯性测量单元(IMU),测量角速度、角度、加速度等数据;外部传感器有很多,单目相机、双目相机、深度相机、激光雷达等等,用来测量机器人外部的环境数据。

3.为什么需要SLAM?

我个人感觉,在某些场合,例如物流、工厂等,其实是可以不需要SLAM的,在地板上画条线,贴点二维码,再弄个机器人任务规划系统,可以满足大部分的场景需求了。

但在,另外一些场合,SLAM却又是必须的。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灾难救援机器人等,都是需要机器人具备实时感知的能力,这时候就需要机器人具备SLAM的功能。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方面应用,AR、VR等,对此不是很了解,不再赘述。

4.SLAM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不少初学者会觉得,SLAM的核心技术是建图,地图建的好,才好用啊。

那为什么有的算法建图好?有的不好呢?

核心能力应该是机器人的定位能力

只有机器人能够在环境中准确定位,才能建出精确的地图。同时,地图也是为了后续机器人在路径规划中的定位服务的。

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局限于地图的表现形式,而更应该关注机器人的定位能力。

5.以后的规划

尽量,每周三更,对《视觉SLAM十四讲》中的内容进行扩充,并说明自己的理解,补充重要的公式公式推倒和理论基础,对课后习题进行解答。

如果给您带来帮助,希望能给点个关注,以后还会陆续更新有关机器人的内容,点个关注不迷路~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都看到这了,点个推荐再走吧~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