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 2023-12-28 20:23:45作者: nanozy

一、导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知道全球气候正在变暖,主要是源于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除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氮),按照书中所提及每年的总量为510亿吨,我们的目标是0——即”碳零’。全球变暖会引起气候灾难,比如我们熟知的海平面上升,人类和动物的家园受到破坏,异常高温的气候增加(我想在去年夏天我是有所感受的,长时间的高温天气,中暑现象频发);自然灾害增加,飓风,山火;某些生物的迁徙,比如喜欢阴暗潮湿的蚊子,这将导致传染病在新的地区传播;频繁的旱涝灾害会给单纯依靠农作物生存的贫困地区人口造成更大的灾难,更多人会因此失去生命等等,可见由于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带来的灾难是无比巨大的。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作者比尔.盖茨提到我们需要从电力储存,生产和制造,种植和养殖,交通运输和供暖发电等方面进行“碳零”的努力,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产品而带来的绿色溢价过高,我们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否则温室气体“碳零”排放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在最后也给出了政府,企业,个人能为“碳零”所做的努力的建议,正如封面所写,“比尔.盖茨给世界的解决方案”。

二、回顾与思考

  1. 首先我们需要记住510亿吨这个数字,在谈及任何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数字里,我们需要将其换算成百分比才能更直观的看出其减碳的效率。
  2. 绿色溢价是我们能否做到“碳零”排放的一个关键的可衡量的指标。比如对于汽油,2.43美元/加仑,但是使用”碳零’的先进生物燃料汽油,5美元/加仑,那么绿色溢价就是106%,目前对于国家,企业和个人都是接受不了的。
  3. 对于书中提到的电力生产和储存(占总排放量:27%),生产和制造(占总排放量:31%),种植和养殖(占总排放量:19%),交通运输(占总排放量:16%)和制冷和取暖(占总排放量:7%),是温室气体排放来源分类,我们常常以为交通运输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是最多是,实则不然,作者在调查后也比较惊讶,生产和制造是最多的,因为生产钢,水泥和塑料过程会生成大量的温室气体。
  4. 我们经常提到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实则书中提到还有甲烷,一氧化氮等气体,而且后者对于热量的吸收能力是二氧化碳的百倍之多,过多排放对气候的危害更大,只不过他们在大气的停留时间比较短相比于二氧化碳,所以重点的谈论还在二氧化碳,其会长期存留在大气中。
  5. 在书中看到比尔.盖茨开始主要关注的世界极端贫困人口是问题,特别是非洲地区;后来才关注气候变化对于人类的危害之处,他也经常和科学家进行交流和讨论应对之策,以及其投资很多能源公司,尽管有时候会听到比较凡尔赛的话“投资了一家开发什么什么能源技术的公司,但是后面公司破产了,亏损了5000万美元,但是这确乎是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
  6. 我记得书中作者在书中提到的资助的一家解决贫困地区公司,其为农民提供可以检测农作物需要的浇水量和施肥量的无人机和可以专门开发的APP可以识别农作物的植株的病害虫情况,因为自己做比赛选的是无人机赛题,对于这项应用我深深觉得非常棒,实实在在的利用科技帮助更多人摆脱贫困,过上富足的生活。
  7. 在实现“碳零”的路上,重中之重是科技的进步,可以使得绿色溢价降低甚至低于现有成本。政府,企业,个人需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政府需要做好长期投资能源创新活动的准备,尽管这在长期内都未必能看到成效,但是政府必须扛起大旗和风向的作用,在技术得到突破和国家政策的加持下,一旦获利和前景明朗,企业和私人资本将接下政府的投资的接力棒,并使之落地成产品。因为生活中我们所用到的产品都是这么过来的,无论是现在的互联网,拯救生命的药物,智能手机,微处理器,计算机等都是如此。个人除了低碳出行和减少事物浪费等,也能够在供需的需求端呼吁更多的碳零的产品反过来促进企业投资和落地的积极性,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闭环。
  8. 作者提到,为了实现“碳零‘排放,在《巴黎协定》的目标下,更多发达国家需要做好表率作用,力争在2050年实现”碳零“排放,发展中国家也在做出承诺和努力,比如我们国家提出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很多的公交和汽车更多推广使用电力能源,为应对全球气候问题贡献自己的努力。作者特别提到,气候问题到现在这个情况对于发达国家的责任是最大的,因为这些国家率先实现了经济的飞跃,但是对气候造成的影响也是最大的,而现在气候灾难影响最大的是很多贫困的国家和地区,他们承受了更大的代价,对于其是不公平的。发达国家不能限制这些国家的碳排放,因为发展需要更多能量的供应,而更应该致力于研究绿色溢价低的技术和能源,产品等,为这些地区提供“碳零”技术方为合理之道。

三、最后

引用比尔.盖茨在文末的最后一句话: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因为我知道技术的力量,也因为我知道人类的力量。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上,我为我所见的热情而倍感鼓舞,特别是年轻人身上的热情。如果我们继续着眼于零排放这个宏大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认真制订计划,那么我们是可以避免气候灾难的。我们可以让气候维持在人人都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我们可以帮助数亿贫困人口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可以为子孙后代保护好这个星球。

尽管“碳零‘之路困难重重,但是我们依然需要持积极态度。为了人类的生存问题,我们必须结合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工程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创新方有可能实现技术的突破,在此向开路先锋的科学家、创新者和活动人士致敬,”碳零’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人类共同的努力。

PS:以上为个人的阅读感想、记录,可能有理解不当之处,欢迎分享,沟通,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