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相对的,这句话绝对吗?

发布时间 2023-09-01 10:57:16作者: 苏苇如

文/苏苇如

一、

上期视频里我讲了一句话,我说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一切都是相对的。

有些同学可能是文科选择题做得比较多,一下子就条件反射啦。你刚才说了绝对,对吧?

如果“一切都是相对的”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不就意味着你这句话是绝对正确的吗?既然你是绝对正确的,那你又凭什么说一切都是相对的呢?所以UP主你是不是说错了?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我的优点就是敢于承认自己没有优点。那么这些这些悖论的问题是出在哪里呢?我觉得可以从多个方面去考虑。

二、

首先是它违背了逻辑基本规律的同一律。在一段逻辑论证中,一个词或一个符号所指代的内容是不能发生变化的。比如我说,张三杀人啦!你说,这不可能!那我们是不是冲突了呢?并不是。因为我们虽然说的都是张三,但是实际指代的内容并不一样——我说的张三是法外狂徒张三,你说的张三是你楼底下幼儿园的小朋友张三。

违反了同一律,本身就违反了逻辑。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

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一切都是相对的——这句话实际上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在总结和概括这个世界。你要注意,这个时候的这个世界是没有这句话的,这句话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在总结这个世界。但是你的问题,你问这句话符不符合它对这个世界的总结。实际上你就是把这句话和我们之前做总结的世界融为了一体。

也就是说,这句话观察的世界是没有这句话本身的,而你提问的这个世界,是包含了这句话的。所以虽然我们一直讨论的都是“世界是不是绝对的”,看似讨论的都是同一个东西,但是实际上这个东西的内容是一直在变化的。而这就违背了逻辑的同一律。

我们讨论的并不是同一个东西,世界这个词所指代的内容是不能发生变化的,所以你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我觉得这可能是由我们日常语言的不严谨造成。比如你的老师说:不准吵了,谁再讲话谁出去。那你总不能站起来给她递个眼色——哎,你这讲话了,你这出去啊!实际上我们都很清楚,说话的主体是把自己排除在外的。那么这就涉及到了这一问题的更高级解法,即自我指涉错误。当我们做描述时,是不能把自己包含进去的。

三、

比较经典的有罗素悖论以及它衍生出来的理发师悖论,我们可以用高中的集合知识简单地了解一下。

我们可以把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集合分成两个大类,一种是包含集合自身的集合,我们称之为集合A;另一种是不包含集合自身的集合,我们称之为集合B。

图片

你们所问的问题实际上就是集合A。你们问我,我说的那句话是不是绝对的?实际上就是说我那句话是不是包含了它自身。

集合A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问题在于集合B。你们会发现集合B是一个无法归类的选项——如果B在集合A里,那么集合B就不包含它自身。因为B不在集合B里,它在集合A里嘛,那这样B就不符合集合A的定义啦,因为集合A是包含集合自身的集合嘛。

按照集合A的定义,B应该在集合B里,而不是在集合A里,所以B只能去集合B。但是如果B去了集合B,那么它就自己包含了自己,这就又和集合B的定义冲突了。因为集合B的定义是不包含集合自身嘛,所以B也不能容纳B,这就导致了逻辑的崩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把集合A这种情况去掉。所以说你们问我“没有什么是绝对的”这句话是不是绝对的,就等于你们构造了一个包含集合自身的集合A,你们这个问题本身就是违反基本法的。所以错误不在我,而在你们,你们就不该问这种问题。你们这个问题一问出来,你们自己就违反了逻辑法则。

四、

我不知道数学家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但是我觉得这可以是一个哲学上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集合的崩溃,我觉得是因为它违反了集合的确定性。

在我们刚才设计的两个集合里,B是在集合A、B之间左右横跳的。仔细观察,你会发现B其实是不确定的。这叫什么?这叫AB二相性——当B还没有选择集合A、B时,它是一个混沌状态,不可知;当它选择了集合A时,它就表现为集合B;当它选择了集合B时,它就表现为集合A。所以B的内容是不确定的,这就违反了集合的确定性性质。

最开始这个同学问我的时候,我说这个问题可能是形式逻辑的缺陷造成的。什么是形式逻辑呢?简单地说就是我们书上说的形而上学,也就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看世界。

形式逻辑的典范就是数学,数学抽象掉了一切东西,所以它是永恒的、不变的——1永远是1,它自己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在现实生活中,1自己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你作为一个人,一百年后,你这个1就不存在了。

而这种自我变化在形式逻辑中是不能被允许的,因为我们只能在相对静止中把握绝对运动,而不能直接把握绝对运动本身——你如何能确定一个一直在变化的事物是什么呢?

形式逻辑必须是线性的,无闭环的。如果它有闭环的地方,那么这个闭环就会陷入无法把握的变化。比如为什么我觉得命运是不可以算的?因为在你知道命运的那一刻,你的命运就不是原先的命运了。在你确定了命运的同时,你就否定了命运。

这就是我们刚才讨论里左右横跳的集合B,也就是形式逻辑里那个闭环。当它跳到A时,它就变成了B;当它跳到B时,它就变成了A。因为形式逻辑是只管形式,不管内容的,所以形式逻辑解决不了这种动态的问题。

我们要承认逻辑是有局限性的。当我们处于我们所要描述的那个系统之内时,系统就会产生闭环。各位问我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关于真理的问题。因为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我们作为主观的一方,我们本身就在这个统一之中。我们和世界就像是一面镜子,当我们把握到世界时,世界就已经不是我们把握时候的样子了。我们和世界是一个敌不动我不动,敌一动我亦动的闭环,在我们改造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改造我们。所以运动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永恒的嘛。

矛盾才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内在绝对的矛盾性决定了事物绝对的运动性。有人从科学的角度,说什么整个银河系都在运动,所以运动是绝对的。我觉得这是对运动绝对性的庸俗解读,他还是没有把握到运动是因为事物自身的矛盾,他还是在从外界找原因。

正因为我们处在这样一个绝对运动的闭环里,所以我们只能选择去经历。只有经历过的事情它才是确定的,它才是相对静止的,所以真理不是一个逻辑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逻辑本身就来自于我们的实践。

所以你们对我那句话正确性的质疑是不需要回答的,因为能回答真理的只有实践,只有现实,而不是逻辑游戏。我们只有在经历过的历史中,才能去握符合那一段历史的相对真理。至于还没有经历的,我们无法绝对把握。

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如果有一天,我们在现实中发现了一个绝对的事物,那才能说明我这句话说错了。

最后我想告诉你们的是,我今天讲的都是错的。